人工创造出全球最强稳定磁场,这是准备造飞碟吗?


人工创造出全球最强稳定磁场,这是准备造飞碟吗?


文章图片


人工创造出全球最强稳定磁场,这是准备造飞碟吗?


文章图片


人工创造出全球最强稳定磁场,这是准备造飞碟吗?


文章图片



工业革命前后 , 也就是现代物理化学开始起源 , 一些学者认识到物质有酸碱性质 , 强酸和强碱都有很强的腐蚀性 。 而有些学者出于钻牛角尖的心理 , 当然这也是人类的普遍秉性之一;只要新发现了某种现象 , 总有人想把这种现象或者原理一定发挥到极致不可 。 也就是说部分学者不断寻求有最强腐蚀性的液体 。 此后发明了王水 , 也就是可以把最耐腐蚀的纯金都可以融化的混合强酸 。 到了这个程度 , 仍然有人不满意 。 扬言一定要人造出可以溶解所有固体物质的超级腐蚀液 。 但是有人一句话就否定了这种疯狂的想法 。 说如果你能够造出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物质的超级腐蚀液 , 那么你最终拿什么容器来安全地盛装这种液体呢?鉴于明显的自相矛盾 。 于是很多人就放弃了探索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的超级腐蚀液体 。

现代理化常识告诉我们 , 可以溶解任何固体的超级腐蚀液也许并不存在 。 但是从理论上讲 , 这种液体也许是可能存在的 。 如果说仅仅因为一个无法盛装的悖论因素就让早期绝大多数这方面的研究半途而废 , 只能说是有些可惜 。 这个永远无法盛装的问题 , 在二战以前肯定是一个终极悖论 , 但是在今天却已经基本解决 。 因为可以用超强磁场来纯粹悬空的稳定约束有一定磁性的任何固态液态气态甚至是等离子态的不同类型的物质 。 也就是很简单地解决了可以腐蚀任何固体的超级溶液的盛装问题 。 实际上当今的国际前沿科技 , 也就是可控核聚变反应堆中 , 温度高达上亿度的放电等离子体 , 就是用稳定的超级磁场来进行安全约束下 , 长时间的“燃烧”并放电的 。 目前最高档次的此类技术 。 已经可以稳定放电数百秒 。

如果技术水平再能提高2个数量级 , 也就是把稳定放电数百秒变成稳定放电数百小时甚至是数百天 , 那么人类长期梦寐以求的无穷无尽的能源问题也就基本解决了 。 而上亿度的等离子体 , 可以瞬间烧毁任何固态物质;毕竟地球上到目前还没有可以稳定承受1万摄氏度高温的自然材料或者人造材料存在 。 1万摄氏度都承受不了 , 何况是1亿摄氏度 。 因此热核反应堆堆芯的等离子体可比任何超级强酸还要强无数倍 。 但是现在却可以被超强磁场稳定的悬空约束并且可以正常放电 。 因此人造的超强磁场 , 就是各大国都在力争突破的事关未来的技术制高点 。 而某方刚刚创造出45.22万高斯以上的稳定超强磁场的新世界纪录 。 也就暗示可以制造出早期幻想的可用盛装任何人类无法接触的超高温超腐蚀性物质的神奇“容器” 。

而这类最强大的人造磁场 , 还不单纯用在热核聚变上 。 应该说电磁从来是不分家的 。 有电必然有磁 。 而超强人造磁场显然是通过人造电流同步创造出来的 , 否则任何天然磁性物质都不能有如此强大的磁力 。 既然可以人造全球最强的磁场 , 那么再想想电磁炮和电磁发射系统为何同步领先全球 , 也就不难理解了 。 当然这里面的内在关系非常复杂 , 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 但是却不妨碍进行一些横向L想 。 还有一点 , 可能比电磁炮和电磁发射系统的突破更加重要 。 如果同样实现突破 , 那么其影响力绝不亚于热核聚变反应堆的实用化 。 这就是超强磁场下的电磁悬浮和推进技术 。 目前人类可以观察到的不接触悬浮现象 。 基本有4大类:第一 , 是在流体中的物质的密度和流体基本相当 , 简单地说在水中的潜艇 ,

空气中的气球 , 都会因为本身的密度和外界的液体或者气体的密度一致而实现悬浮 。 第二 , 是通过悬浮物本身的向下喷气或者机翼或者旋翼向下扇动流体实现动态平衡而产生悬浮 。 以上两种悬浮现象 , 都离不开流体为媒介 。 要么外界环境是流体 , 要么向下喷出或者扇动流体 。 如果流体本身不存在 。 那么这两种悬浮都立即消失 。 第三种悬浮是失重状态下的悬浮 。 这其实是一种“伪悬浮” 。 因为失重状态下的物体都是高速运动的 , 只是由于观察的角度基本同步而误认为物体或者人体在悬浮状态 , 其实并不是 。 只有第四种悬浮 , 才是真正的“悬浮” 。 既不需周边流体的衬托 , 也不需要悬浮物体扇动或者喷出流体 , 更不需要高速运动 , 这就是磁悬浮 。 当今的磁悬浮已经大规模的工程实用化 , 比如磁悬浮列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