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撞限高杆死亡,家人能否索赔?后车不提醒需要担责吗?( 二 )


袁某作为开车的司机 , 应当对两旁的路况进行关注 , 也需要对车上的乘客负责 。 案发时袁某或许是粗心大意没有看到限高杆 , 或许是错估了限高杆的高度 , 但不论如何 , 他都没有尽到对乘客的看护责任 。
袁某本身开车没有违反任何法律 , 但也的确是因为他开车没有注意造成了小钟的死亡 , 根据上述法律条款 , 纵使袁某本身开车时没有任何违规的情况 , 也需要为小钟之死负责 。
最后钟某以及其妻子作为小钟的家长 , 对小钟有保护的义务 。 案发时小钟才13岁 , 是未成年人 , 钟某与其妻子应当对他的人身安全负责 。 在此次事故中 , 钟某与妻子坐在另外一辆车上 , 让小钟单独坐在袁某车上 , 没有尽到相应的监护义务 , 因此也需要负一定的责任 。
关于后车车主不对袁某进行提醒到底需不需要担责这个问题 , 回答其实是不需要 。

对于拍摄视频的车辆 , 从道德上我们可以谴责他们 , 谴责他们幸灾乐祸 , 谴责他们见死不救 , 但从法律上来说 , 他们并不需要为小钟的死亡买单 。 后车车主没有跟小钟或者袁某签订任何保障其安全的合同 , 他们也没有做出任何催促、恐吓的行为促使小钟死亡 , 在整起过程中 , 他们没有起到任何催化作用 , 因此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 。
且换个思路 , 如果后车车主鸣笛警示 , 小钟却依旧死亡 , 那是否会被认定是后车车主使袁某与小钟产生了惊吓情绪 , 才意外死亡?如果这个判定成立 , 那么后车车主才真正需要负责 , 或许这也是后车车主没有提醒的愿意之一 。
不过话说回来 , 不论后车车主是否提醒 , 他们在视频中幸灾乐祸的情绪都是不对的 , 需要被谴责的 , 从道德层面上已经沦为了下乘 , 没有任何人有资格为他人的死亡进行欢呼喝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