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的魅力,美在何处,又将走向何方?( 二 )


小行星撞击事件如同遭到核武器攻击那样 , 对广大地区造成直接和灾难性的危险 , 所以那个时期里小行星灾难这种套路进入大众文化也没什么奇怪的 。
迪伦·罗斯是一位科幻影视作品评论家 , 他致力于在《星际迷航》等连续剧中寻找科幻素材 。 他告诉太空网:“最早那些涉及小行星的科幻故事比起它们是如何形成的 , 更注重它们能造成的行星灾难 , 但我认为二战后形势可能发生了变化;当时人们正尽力克服对小行星的恐惧 , 而后者能够毫无预兆地就从空中坠落并在一瞬间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 ”

人类的天性在解析我们对灾难的迷恋时也起到了作用 。
罗斯说 , “我认为这种想法有一种原始的叙述吸引力在里面 。 使得恐龙灭绝的陨石对地球上的生命来说是最早的‘恶人’ 。 但是没有它也就没有我们人类 。 我想我们当中的一部分人会觉得我们应当面对并战胜与恐龙同样的威胁去证明我们是值得在这里生存的 。 也许我们只是象征性地给恐龙报仇雪恨 。 ”
【小行星的魅力,美在何处,又将走向何方?】罗斯指出 , 小行星灾难如此流行的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是它作为情节设计的妙用 。
“在一个科幻灾难故事里它也是一个简单又实用的设计” , 罗斯说道 。 “这是一种毁灭级的威胁 , 它的背后没有任何的意志或恶意 。 你不必真的粉饰它——它就是一颗来自太空的岩石 , 并无过多解释的必要 。 它本身就对我们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 不必再为它加上那些会让一些人对科幻失去兴趣的奇妙装饰 。 ”

因此 , 作为一个好用的情节设计 , 小行星既能和现实世界的恐惧一同存在 , 又能对我们最基本、天生的恐惧和感受起作用 , 我们是否会不再拍摄小行星灾难片呢?
“我并不认为我们会停止讲述有关大型小行星撞击的故事 , 除非我们真的可以在现实中阻止这种事情发生 。 (或者说 , 如果不能阻止 , 那肯定会奏效)” , 罗斯说道 。 “如果防御小行星变成了稀松平常的现实 , 这某种程度上会抹杀它的浪漫色彩 。 那样的话也许我们会想象有更大的石头砸向自己(例如《月球陨落》)”
BY: Chelsea Gohd
FY: TMON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 , 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 , 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