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移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Ⅱ期临床试验( 二 )


BM-MSC治疗后其他相关实验室参数(AST、ALT、白蛋白、胆红素、ALP、GGT和INR)的变化见表3 。 在一次性BM-MSC组中 , AST、ALT、白蛋白、胆红素、GGT和INR的改善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 。 1次BM-MSC组和2次BM-MSC组的ALP水平显著降低 。
表3. 肝功能检查的变化



安全在72名患者的总样本中 , 24名对照组和44名接受自体BM-MSC移植的患者定期监测与干细胞治疗相关的任何可能的AE迹象 , 如发热、超敏反应和急性排斥热 。 在三组之间没有观察到AEs发生率(全部和严重)的差异 。 在两次BM-MSC组中观察到1例与治疗相关的AE(发热) 。 最后 , 在随访期间没有发现BM-MSC相关肿瘤发展的证据 。
讨论基于之前使用MSCs进行的体内和体外研究 ,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已被确定为一种有前途的肝脏再生方法 , 并具有多种优势 , 包括早期获得、强大的分化能力、低免疫原性和免疫调节特性 。 然而 , 一些问题仍有待探索 , 包括最佳注射时机、输注MSCs的最佳类型、最有效的MSCs注射数量以及最佳给药途径 。
结论临床研究发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经过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与肝纤维化的组织学减少有关 , 然后是功能和临床改善 。 因此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可作为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潜在补充治疗工具 。 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未来3期研究的重要性 , 此研究证明了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在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预后和生存方面的有效性 。
【干细胞移植治疗酒精性肝硬化:Ⅱ期临床试验】此次二期临床试验在(clinicaltrials.gov; 临床试验编号为NCT01875081).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