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今日是七月的最后一天 , 明日八月初一 , 农历的八月也被称为“月母天” , 其天气变化关系着来年的年景 。 俗话说:“要吃来年饭 , 八月初一朝东看” , 到底看什么?明日是晴天好 , 还是下雨好?有啥说法?下面就来看看老祖宗留下的农谚怎么说!
农历是根据月亮绕地球运行而制定的 , 月亮每次绕到太阳和地球中间的时候就为“朔” , “朔”的时间点总在农历的初一 , 因此初一就为朔日 。 两个朔日之间的时间就是一个月 , 也就是月亮绕地球运行了一圈 , 其时间为二十九天半 。
半天不能算作一天 , 只能往下个月累加 , 于是农历就有了大小月之分 , 大月为三十天 , 小月为二十九天 。 虽然月亮每个月都是绕着地球运行了一圈 , 但每个月的月亮到地球的距离是不一样的 , 有远地点和近地点之分 , 最远时可达到四十多万公里 , 最近时约为三十六万公里 。
虽然每个月的望日都是月亮最圆的时候 , 但是月亮在近地点之时 , 看上去就大一些 , 在远地点时 , 看上去就小一些 。 一般情况下 , 农历的八月属于月亮的近地点 , 因此八月十五的月亮又大又圆 。 而正月十五则是月亮位于远地点之时 , 所以正月十五的月亮看上去就小一些 。
因此农历的正月和八月是相互对应的 , 俗话说:“八月十五云遮月 , 正月十五雪打灯” , “云遮中秋月 , 雪打上元灯” , 意思就是八月的天气与正月是相互对应的 。 当然这也是古人长期观察而总结出的结果 。
虽然以前没有天气预报 , 但是古人喜欢记录 , 比如冬季的数九和夏季的数九 , 并不是掰着手指头数天数 , 而是每天都要记录下当天的天气变化 , 年长日久之后 , 人们就发现了天气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 是以三十天的倍数而出现的 , 这种规律被称为“大气的韵律活动” 。
那么八月十五和正月十五的天气相互对应 , 就是从这种规律中总结出来的 。 之所以用这两天 , 只是因为好记而已 。 当然这句谚语也可以说成“八月十三不见月 , 正月十三有小雪” , 或八月初一和正月初一等 , 其意义都是一样的 。
明日八月初一 , 晴天好还是下雨好?
八月初一是阴天或者下雨 , 也就意味着明年正月初一前后容易下雪 。 那么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开始 , 正月初一是阴天 , 也就意味着当年容易干旱 。 俗话说:“岁朝宜黑四边天 , 大雪纷纷是旱年” , “正月初一落雪片 , 三分有雨七分旱” , “正月初一雪一场 , 不问天公年成干” 。
所以明日下雨或者是阴天 , 也就代表着明年正月初一容易下雨 , 而正月初一下雨 , 也就意味着当年的年景不好 , 容易干旱 。 所以说:“要吃来年饭 , 明日朝东看” , 就是看看当天有没有太阳升起 , 是晴天还是阴天 。
俗话说:“六月初一看当年 , 八月初一看来年” , “八月初一下一阵 , 旱到来年五月间” , “八月初一雷 , 遍地出盗贼” , “八月初一火烧天 , 麦子要种烂泥巴田” , “八月初一晴 , 八八无水过田埂” , “八月初一早看天 , 红了那边旱那边” , “明年年成收不收 , 八月初一一场露” 。
露水的形成与雨水相似 , 当地面的湿空气上升之后 , 遇到冷空气层就会凝结成小水珠 。 当冷空气藏在高空之时 , 就形成了雨水 。 当冷空气层距离地面较低时 , 所形成的小水珠就会附着在地面的物体上 , 就形成了露水 。
露水消耗掉了空气中的湿气 , 所以清晨露水大 , 也就不容易下雨了 , 一般是晴天 。 那么八月初一是晴天 , 明年正月初一就容易是晴天 , 正月初一是晴天 , 也就代表着明年容易丰收 。 同样八月初一是晴天 , 也代表着今年秋季的雨水较少 。
【明年降雨多吗?年景如何?明日“八月初一朝东看”,到底看什么?】所以明日是晴天 , 代表着之后的降雨会比较少 , 容易干旱 。 同时也代表着明年正月初一不容易下雨 , 那么正月初一是晴天 , 明年就容易是丰收之年 。
推荐阅读
- 世间十六大罕见天文现象!传闻中的“九星连珠”是否是真的?
- 炸掉月球四季如春?没了月球人类能生存吗?失去月亮的地球很危险
- “大旱之后必有大震”是危言耸听还是科学预言?
- 四川眉山一男子外出办事半个月,家里的鱼塘到底干,鱼苗变鱼干了
- 月亮的圆缺代表着什么?
- 川渝高温只是灾难的开端
- 场面壮观!美国河流干旱露出1亿年前恐龙脚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