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



【化学方程式的常用配平方法】化学方程式是客观存在的化学反应的记录 , 不能凭空设想 , 任意编造 。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也就是说写好的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 它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 在分子式前面配上适当的系数 , 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总数相等 。
掌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技能 , 对学好化学是很重要的 。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一、最小公倍数法
最普通的方法是用求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来确定分子式前面的系数 。 这种方法可以配平一些系数比较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 下面以KClO3分解反应为例来讨论:
1、找出方程式两端各出现一次的元素 , 从其中原子数不相等的 , 而且相差较多的元素着手进行配平 。
KClO3——KCl+O2↑(从氧元素着手)
2、求最小公倍数 , 进而算出有关分子式的系数 。 在上面方程式中 , 左边氧原子数是3 , 右边氧原子数是2 。 两边的最小公倍数是6 , 因此KClO3的系数是6÷3=2 , O2的系数是6÷2=3 ,
即:2KClO3—KCl+3O2↑
实际上是用所选元素的指数来求最小公倍数 , 再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指数 , 即得到分子的系数 。
3、根据已求得的分子式的系数 , 推算其它各分子式的系数 。
2KClO3==2KCl+3O2↑
4、检查方程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是否相等 。 当两边各元素原子个数均相等时 , 将短横线改等号 , 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 即完成配平 , 得到一个完整的化学方程式 。
2KClO3=(MnO2△)2KCl+3O2↑
二、奇数配偶法
在化学方程式的两边 , 如果一边的某一种原子个数是奇数 , 而另一边的这种原子个数却是偶数时 , 则应先在较复杂的有奇数原子的分子式前面加上系数(通常为2) , 使式子两边的这种原子个数都成为偶数 , 并由此决定其它分子式前的系数 。 例:以磷和氧气反应为例:
1、先写出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P+O2—P2O5
2、找出方程式中两端出现次数较多 , 且含有奇数原子元素着手配平 。 这里选氧 。
3、将奇数配成偶数 。 一般是在原子个数为奇数的元素所在分子式前面配系数2 。 在P2O5分子式前配系数2 , 得:
P+O2—2 P2O5
4、由已推出的系数去决定其它物质分子式的系数 。
4P+5 O2—2 P2O5
5、检查 , 注明反应条件 , 完成配平:
4P+5O2==(点燃)2 P2O5
三、观察法
以四氧化三铁与一氧化碳反应为例:
1、选取分子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做配平的起点 , 并由此推算有关物质分子式的系数 。 如下面的反应 , 选择Fe3O4为配平的起点 , 则铁的系数为3 。
Fe3O4+CO—3Fe+CO2
2、再推算出其它分子式的系数 , 完成配平 。
Fe3O4+4CO==(高温)3Fe+4CO2
四、分式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配平单质的化合反应的方程式 。 配平时以生成的1个生成物分子来考虑 , 在各个反应物分子式前加上适当的系数 , 允许出现分数形式的系数 , 最后将各系数扩大相同倍数 , 使分数变成整数 。 如:
Al+O2—Al2O3
生成1个Al2O3分子 , 可以看作需要2个铝原子和3/2个氧气分子:
2Al+3/2O2—Al2O3
因为分子不能是1/2个 , 系数一般都是正整数 , 反应方程式等号前后系数都乘以2 , 得:
4Al+3O2==2Al2O3
五、待定系数法
这种方法是将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设为未知数 , 再按照题意将各未知系数列方程 , 然后解这些方程 , 即得该方程式的系数 。
如FeS2+O2—Fe2O3+SO2↑
设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分别为x、y、x、u得:
xFeS2+yO2—z Fe2O3+uSO2↑
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各原子数为:
铁原子数:x=2z
硫原子数:2x=u
氧原子数:2y=3z+2u
由于z出现的次数最多 , 所以令z=1
解得:x=2 , u=4 , y=11/2
所以原方程式为:
2 FeS2+11/2O2=Fe2O3+4SO2↑
将分数化为整数 , 方程式两边同乘以2 , 得:
4 FeS2+11O2=2 Fe2O3+8SO2↑
总之:简单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方法很多 , 有些复杂的反应 , 不能拘泥于一种配平方法 , 可以兼用几种方法 。 配平有原子团(如OH-、SO42-)参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 , 一般把原子团看作一个整体 , 不必拆开考虑 。
下面列举几个方程式 , 同学不妨运用上述方法一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