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转眼又到了阴历七月十五 , 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元节 , 民间也俗称“鬼节” 。 顾名思义 , 这一天游离在外的孤魂野鬼都会收到家人的记挂和思念 。 而对于我们来讲 , 在七月十五这天 , 所有游子都会回归故土祭祖 , 在纪念先人的同时也祈求家人的平安 。
过完中元节再等一个月 , 紧接着来的便是八月十五——中秋节 。 如果说前面是“鬼节” , 那中秋节便是“人节”了 。 节日当天 , 无论大家身处何地 , 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 , 人们在一起吃月饼赏月 , 可谓阖家欢乐 。
不过对于老农民来说 , 这两个节日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可以提前预测庄稼的收成 。
正如谚语所说 , “七月十五定旱涝 , 八月十五定干戈” , 这是老祖宗给咱们留下来的经验 , 也是他们智慧的结晶 , 那么这两句话该怎样理解呢?请大家继续往下看!
所谓“七月十五定旱涝” , 通俗一点来讲 , 其实就是在七月十五前后才能决定庄稼地的雨水情况 , 到底是旱还是涝?深度解说的话其实有两层意思 。
第一 , 这一句话告诉我们七月十五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 , 在这个时间段内的雨水情况对庄稼起着决定性作用 。 不论七月十五之前雨水过多还是过少 , 只要在这个时间段内雨水正常 , 那么最终的庄稼地长的也是很好的 。 相反 , 如果在七月十五之前雨水正常 , 但是到了七月十五雨水却突然变多或变少 , 那么 , 今年的庄稼地收成多半是不理想的 。
第二 , 这句谚语也是提醒我们接下来该怎样预测雨水情况的 。 俗话说“七月十五雨来见 , 连绵阴雨滴到秋” , 通俗来讲就是 , 如果七月十五这一天不停的下着雨 , 大家在雨中相见 , 那么接下来整个秋天的雨都是连绵不绝的 , 天气也会阴沉沉 , 这就预示着今年秋天可能会发生大涝 。 与之相反的 , 也有一句谚语“七月十五晴 , 百日无霜” , 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七月十五这天是大晴天 , 那么接下来的百日内都看不到霜降 , 也不会下雨 , 这就预示着今年秋天可能会发生旱灾 。
所谓“八月十五定干戈”又该怎样理解呢?首先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干戈”这个词 , 想必大家都听过成语“大动干戈” , 它主要是指古代双方人马拿起武器打仗 , “干戈”正是他们手中的兵器 , 那为什么八月十五这个日子能够决定他们是否打仗呢?
这就要结合过去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了 , 民以食为天 , 那个时代的农民们都是靠庄稼收成吃饭过日子 , 不像现在的人们 , 只要有工作能赚到钱就不愁吃喝 , 那个时候恐怕有钱也难买到粮食 。 所谓“物以稀为贵” , 在这种情况下粮食自然就成为最抢手的东西 。
而八月十五中秋节之时 , 地里的庄稼收成如何已经一目了然 , 如果收成好 , 那一定会国泰民安 , 国家有余粮 , 农民有吃食 。 可一旦收成不好 , 那必然有人会因为吃不饱饭而饿死 。 自古以来就不乏因争抢食物互相残杀的例子 , 若这种情况放大为一个国家都没有粮食收成 , 那自然就会导致国与国之间的粮食之争 , 两国军队大动干戈 。
类似的说法也有很多 , 比如“七月十五定旱涝 , 八月十五定太平” , 本质上它们的意思是一致的 , 这都是老祖宗们智慧的结晶 , 更是他们的心血和留给后辈的预言 。
在明白了谚语的来源以及应用后 , 简单预测一下 , 看看今年秋天的庄稼收成如何?地里是旱还是涝?笔者所在的是豫东地区 , 天气预报显示 , 今年阴历七月十五是阴天 , 没有连绵不绝的雨 , 自然不符合“七月十五雨来见 , 连绵阴雨滴到秋”这句话 , 也没有耀眼的大太阳 , 与“七月十五晴 , 百日无霜”也无关 。 所以我们预测 , 今年秋天庄稼的收成刚刚好 , 庄稼地既不会旱也不会涝 。
当然 , 虽说老祖宗们留下的俗语有借鉴意义 , 但是我国南北气候差异大 , 谚语也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 可能适用于北方不适用于南方 , 或者只适用于某一地区 。 大家还是理性看待天气 , 对该预测结果只需借鉴即可 。
【俗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干戈”,有道理吗?准不准?】大家对此怎么看呢?
推荐阅读
- 这种像磨盘的野果,很多农村娃吃过,却不知它价值很高,值得重视
- 母亲轮流去3个儿子家养老,到哪家哪家吵,终于被送进敬老院
- 明天农历八月初一,老话“八月初一看来年”啥意思?有什么说法
- 非洲“失联”的20岁女网红官宣生女,果然,我们又上当了
- 峨眉豆:价值很大,曾经农村家家户户都种植,如今沦为野菜?
- 农村一种小野草,开花如盘龙,很多人却不知它价值珍贵,俗称“盘龙参”
- 农村生活越来越好,近年来却出现4个怪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09年,“捐肾救妻”的模范丈夫,12年后发现双肾全在,已众叛亲离
- 强毒性的入侵植物,农村随处可见,如今却成为花店宠儿,几十元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