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生元作为近两年兴起的新概念 , 一经提出便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 然而 , 如何科学界定后生元 , 并建立其标准与监管体系 , 成为后生元科技与产业化道路上亟须解决的问题 。 为此 ,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益生菌分会邀请业内20余位权威专家 , 基于国内外后生元最新研究成果、相关法规 , 经多次研讨形成“后生元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应用”综述文章 , 并凝练出“后生元五大科学观点” , 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举办的第十七届益生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发布 。
定义和范畴仍在不断完善和拓展
基于目前科学研究及产业应用现状 , 后生元是对宿主健康有益的、遗传背景明确的灭活微生物和(或)菌体成分 , 包括或不包括其代谢产物 。 但也有研究者关注胞外多糖、囊泡等
安全性是其产业应用的必要条件
基于目前研究现状 , 研究开发后生元 , 建议优先选择已完成安全性评价、公认安全的微生物 , 并对制备的后生元进行特征成分解析及安全性评价 , 不能仅依据制备后生元原始菌株的安全性来推断后生元的安全性 。
健康作用需经过科学循证
目前研究发现 , 后生元发挥作用的主要部位在肠道 , 具有调节免疫、改善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等多方面健康作用 , 然而 , 其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 同时 , 建议借鉴益生菌健康作用的研究方法 , 构建基于科学循证的
【《后生元的研究现状及产业应用》正式发布】健康作用具有菌株
制备后生元的微生物来源不局限于益生菌 , 所选菌株需是遗传背景和生物学特性明确且公认安全 。 由于不同菌株培养后的菌体及代谢产物差异性较大 , 且同一菌株以不同灭活方式生产的后生元产品其健康作用存在差异性 , 因此 , 后生元的健康作用具有菌株特异性 。
需
后生元是灭活微生物、菌体成分等多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 只有明确其对健康作用的特征性成分并建立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 才能实现对后生元的质量控制和监管 。 后生元具有较好的贮运稳定性与加工适用性 , 添加后生元可能影响产品的感官和物理化学特性 , 在使用过程中建议考虑后生元与食品成分的相互作用 。
文|白 驹
推荐阅读
- 同样是鲎,为什么美国年捞50万只卖钱,在中国却当成“国宝”?
- 水中微生物和地球生物有多大的关系?
- 金星温室效应常年发烧,真的不值得探测?高层大气里可能有微生物
- 所有的记忆都是建立在物质之上的
- 速看!科学家破解地下王国的暗网交易密码
- 这个新物种,正式发布
- 智能温室靠谱吗?
- 你觉得人工合成淀粉技术无用吗?它帮助太空旅行,解决粮食问题
- 科学家发现人类的鼻腔中有着一个超级精细的微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