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传感技术在火焰探测中的应用


红外传感技术在火焰探测中的应用


文章图片


红外传感技术在火焰探测中的应用


文章图片


红外传感技术在火焰探测中的应用


文章图片



 任何物质的燃烧必然伴随着局部温度的升高 , 从而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定强度的电磁波辐射 。 物质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辐射光谱有其固有的特点 , 利用传感器来测量辐射信号 , 便可以探测到火焰的产生 , 这就是火焰探测器的基本原理 。
不同的物质燃烧时 , 其发射出的红紫外光谱有所差别 , 从火焰光谱图中可以明显看出三个火焰辐射峰值部分 。
其中一个是紫外段 0.28μm 以下部分 , 另两个分别是红外段4.3μm和4.6μm附近 , 地表上的日光辐射曲线在这三个波段恰好处于波谷位置 。

 通常情况下的火焰探测波段的滤光片中心波长都是在4.3μm和4.4μm附近 , 采用不同的带宽设计能够检测到碳氢化合物燃烧火焰中释放的CO2和CO气体所辐射的4.0~4.6μm范围的中红外波长红外信号 , 可根据不同燃料燃烧发射的光谱来选择不同的传感器 。

 红外热释电火焰传感器利用热释电效应 , 采用钽酸锂单晶作为敏感元材料 。 钽酸锂晶体材料的居里温度在600℃以上 , 相对介电常数小 , 比探测率高 , 在很宽的室温范围内 , 材料的热释电系数随温度的变化很小 , 输出信号的温度变化率只有 1-2‰ , 传感器性能的温度稳定性非常好 , 并且在 1~20um 波长范围内光谱响应一致性非常好 。

 
 非制冷型硒化铅(PbSe)/硫化铅(PbS)传感器是一种铅盐类红外光电传感器 ,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半导体材料的光电导效应 , 从而将红外辐射能量转换为电信号 。
这种光电导型敏感元是具有NaCl结构的窄禁带半导体材料 , 有较大的激子波尔半径和较高的介电常数 , 使其在1~5μm近、中红外光谱波段有强烈的吸收和响应 。
【红外传感技术在火焰探测中的应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