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我曾与爱因斯坦交流过1.5小时,却没有从中获得智慧( 二 )



杨振宁当然也想成为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人物 。 比起一些学术研究 , 他更想知道爱因斯坦是如何做研究 , 如何思考问题的 。
他希望能从这场来之不易的交流当中有所收获 。
但没有想到 , 真正的那一天到来的时候 , 杨振宁却紧张的大脑一片空白 。 没有想到 , 那么长时间的准备 , 最后却败在了交流上 。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 , 但是又是一个犹太籍后裔 , 拥有着美国和瑞士的双重国籍 , 因此他的母语是德语 , 但是又会说英语 。

和他的日常交流当中 , 不仅需要会英语 , 也需要会一些德语 。 只不过 , 杨振宁当时并不知道 , 他以为英语就可以与爱因斯坦交流 。
但是在和爱因斯坦的交流过程当中 , 杨振宁却发现 , 爱因斯坦经常会说一些他听不懂的词语 。
等反应过来 , 他才知道那是德语 , 而爱因斯坦看着频频点头的两个人 , 以为他们懂了自己的德语 , 于是便一直英语和德语掺杂着交流 。
而且 , 爱因斯坦经常会用德语讲那些物理学的专用名词 , 再加上他语速特别快 , 虽然杨振宁和爱因斯坦交流了一个半小时 , 但是他却一直云里雾里 , 大部分都没有听懂 。

这让杨振宁走出爱因斯坦办公室之后追悔莫及 , 他觉得自己错失了一次良好的机会 , 虽然他和爱因斯坦交流过这么长时间 , 却没有从中得到任何的智慧与启迪 。
直到多年以后 , 当记者采访杨振宁时 , 他还是会感觉到失望 。
其实 , 杨振宁这一失望的来源于 , 他希望从前辈的交流当中吸取更多的智慧与经验 。 但事实证明 , 年轻的杨振宁过分地看中了这次机会的功利性 。
其实 , 成功不是可以随便复制的 , 更不是随便一次聊天就能得到的 。

就像前几年被炒得如火如荼的巴菲特午餐一样 , 其实也是因为人们过分地看重“成功人士”的这一身份 。
02巴菲特午餐
每年巴菲特的宴会都会邀请一些企业家、商业家共进午餐 。 在午餐中 , 他们自然会交流讨论如今最新的经济形势 。
但是 , 有的人却将这一午餐神话 。 他们认为 , 股神巴菲特的预先能力会在午宴当中透露 , 参加这些宴会的人不仅是得到了巴菲特的赏识 , 更能够得到巴菲特最精准的预测 , 帮助他们从中牟利 。
随后 , 这一宴会宴也就逐渐变了性质 , 甚至还有人专门买下与巴菲特午餐的权利 。

步步高的创始人段永平就是第一位买下入场券 , 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中国富豪 。 在两年前 , 他还以111亿元人民币的总额 , 登上了世茂深港国际中心的全球富豪榜 。
除了他创立的企业有名之外 , 他还有一段很多人都熟知的投资神操作 。
2001年 , 段永平买下网易公司股份的时候才一美元一股 。 仅仅过了三年的时间 , 网易股价就已经上涨了70倍 。
这样的投资回报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 , 而这一投资不仅让段永平成功出圈 , 也让他感受到了投资有多么大的魅力与回报 。

正因为如此 , 段永平在2006年成为国内第一个和巴菲特午餐的人 。 而这一顿午餐 , 光是入场券就花费了他62.01万美元 。
就像杨振宁要见爱因斯坦一样 。 在之前的准备工作当中 , 段永平也思考了很多问题 。 与其说是与巴菲特共进午餐 , 不如说是向他请教自己不懂的问题 。
关于投资 , 段永平有太多想问的了 。 针对他的问题 , 但是巴菲特只是告诫他别去做自己不知道的事情 。
段永平真正学到了什么 , 我们不清楚 , 大家只是看见段永平投资了一个又一个公司 , 有赚也有赔 。

但如果将段永平所有的成就都归功于那场午餐 , 似乎也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
可正是这样的一段经历 , 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想要去和巴菲特进行午餐 。 之后这张入场券的金额翻了很多倍 , 从211.01万美元再到2019年的456万美金 。
这些与巴菲特共进午餐的人问的问题大抵都是如何投资股票 , 怎么获得成功 。
但巴菲特的回答总是特别简单 , 因为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 人们过分地追逐巴菲特股神的名号 , 企图与他的交流当中获得自己成功的钥匙 。
但是他们花费大量的财力 , 只不过是为了巴菲特慈善事业积累了大量的资金而已 , 在巴菲特他23年的慈善盛会当中 , 中国有四个人与他有幸共进了午餐 。

只不过 , 虽然他们与巴菲特有了面对面的接触 , 但他们每个人都没有成为下一个巴菲特 , 更没有巴菲特这样出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