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贵州|安徽黄山市:“五微”模式打造乡村建设新典范】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王新景)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 , 是大美中国版图上一个绚丽耀眼的地理单元 。 神奇的北纬30度孕育了璀璨的徽州文化 , 造就了绝美的生态环境 , 铸就了这方水土的绝代芳华 。
近年来 , 黄山市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 实施“五微”行动 , 聚焦产业丰美、环境优美、乡风纯美、社会和美、生活甜美“五美”目标 , 力求最小干预、最好效果 , 以小切口实现大目标 , 打造乡村建设新典范 。 目前 , 黄山市美丽乡村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 , 6个区县获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 。
“微改造”提升 , 让乡村留底蕴见品质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五美”新乡村建设过程中 , 黄山市以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为契机 , 突出乡村特色 , 花小钱、办大事 , 不搞贪大求洋、大拆大建 , 着力保护徽州文脉、保留村庄肌理、保存乡土韵味 , 让烟雨徽州、田园徽州、村落徽州成为独特IP 。
屯溪区凤霞村过去是黎阳周边“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 近年来 , 凤霞村以标准化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 促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 村民生活显著提升 , 实现了从贫困村向美丽乡村的嬗变 。
凤霞村(屯溪区委宣传部供图)
徽州区虹光村以“童趣虹光”为主题 , 按照“生态宜居美”要求 , 全力打造清新美丽、民风淳朴的精品乡村旅游“微空间” 。 在虹光村 , 可以看到很多70、80、90后玩过的童年游戏 , 一下子就把大家带回童年时光 。
童趣虹光(潘成 摄)
在黄山区盛洪村 , 像很多年轻人一样 , 吴建兵也乘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回到家乡 , 与当地政府合作 , 盘活村集体闲置资产 , 对原盛洪小学进行改造升级 , 打造集书法、瓷器、研学、非遗、雕刻、休闲于一体的研学基地 。
吴建兵在研究陶瓷研学项目(杨霆之 摄)
这一曲又一曲“田园牧歌”背后 , 是黄山市投入74.8亿元 , 全域推进的1.4万个“微改造”项目 。 如今 , 徽州大地上 , 593个中心村、810个自然村借此得到提升 , 实现完美“蝶变” 。
“微景区”培育 , 让乡村有颜值增价值
近年来 , 黄山市聚焦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和全域旅游发展定位 , 坚持宜农则农、宜文则文、宜绿则绿的发展理念 , 推进创意下景区、下乡村 , 实现传统村落由“盆景向风景”的迭代升级 。
祖源村位于皖赣交界的五龙山脉深处 , 依偎在海拔685米的插角尖山腰 , 是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徽派古村落 。 但因受打工潮的影响 , 大量青壮年外出 , 近千人口的村庄 , 曾荒凉破败成了一个“空巢村” 。 但近几年 , 行走在祖源村 , 会发现这里粉墙黛瓦、错落有致 , 房前屋后 , 灯笼高悬、花草点缀 , 人流不断 , 成了“梦里山村” 。
梦乡村·祖源民宿群(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5年前的星洲村 , 道路狭窄 , 村庄环境杂乱 , 村民业余文化生活较为单一 , 大多数村民都外出务工 , 村中留守老人和小孩居多 。 如今的星洲村旧貌换新颜 , 建设了生态停车场、体闲健身广场、卫生公厕、“生态美”超市等配套设施 , 打造了“儿时回忆”“记忆广场”“日月潭”等一批\"乡村记忆”打卡点 。
星洲村(休宁县委宣传部供图)
像祖源、星洲这样的乡村微景区 , 黄山市有150个 。 如今 , 乡村旅游已覆盖七成以上村庄 , 近十万农民变身“微景区”“服务员” , 年接待游客4420万人次、收入320亿元 。
“微创意”运营 , 让乡村有活力蓄财力
黄山市坚持创意赋能 , 聚焦乡村优质资源 , 创新运营体系 , 吸引各类人才下乡发展 , 打造乡村创业就业高地 。 去年黄山市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2.52亿元 , 3个区县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进入全省十强 , 农民人均收入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方阵 。
推荐阅读
- 贵州|深度:云南旅游真干不过贵州?不一定
- 喀斯特地貌|羊皮洞瀑布,大湾溶洞!贵州这一风景区,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 苗寨|一新郎拍婚纱照遭雷击身亡,当地摄影师:罕见!十余年从未听说过
- 旅游业|青海湖游客通道,只针对游客,沿途都有景色可观
- 中关村|中国最奇特的村子,你都知道有哪些吗?
- 漂流|人间仙境葛仙村,共赴一场古往今来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