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农妇回忆:“卖大炕”女子“工作”时,丈夫抱孩子出门等候( 三 )


周而复始 , 日子也就这样在太阳底下 , 在阴影里度过了 。

胡同里来来往往 , 有人走有人来
有些人日子过不下去了 , 连这里的胡同都住不起了 , 收拾完全部家当也就一个木箱子都装完了 , 女人抱着酣睡的孩子 , 男人扛着箱子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胡同 , 他们的去留好像从没人知道 , 没有惊动任何人也没有打扰任何人 。
一转眼小珍14岁了 , 妈妈韩金坊有意教他一些知识 , 她手里原有的小金花和小来顺早就“退休了” , 不知道现在又流落到哪片天涯 , 在胡同里浸染这么多年 , 小珍早已学会了看人眼色 。
妈妈韩金坊养她这么多年 , 现在是讨要利息的时候了 , 她没想过反抗 , 老老实实地学习 , 安安静静地听话是她这么多年的生存技能 。
不久后 , 在门口的阳光里有了小珍的身影 , 她也会将身子斜斜地倚在门框上 , 有时娇笑有时含情脉脉地盯着来往的男子 , 她的脑中却是空洞的 。

傍晚的门口已经有抱着孩子的男人蹲在墙根底下 , 逗着孩子 , 眼里装满现实的凉薄与无奈 。
“接大炕”是当时的东北一种普遍现象 , 为了生存社会仿佛又回到了母系氏族公社时期 , 现实将人逼迫到退化的地步 。
【民国一农妇回忆:“卖大炕”女子“工作”时,丈夫抱孩子出门等候】在胡同里住了11年 , 小珍用最清澈的眼睛看过最肮脏的现实 , 1945年东北解放后 , 她终于恢复了自由身 , 1946年她就嫁给了一位乡下农民 , 回归最平凡的劳作生活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