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赏巴渝四景,品南岸古韵( 二 )


\"03

字 水 霄 灯

“渝州凿崖为城 , 沿江为池 , 重屋垒居 。 ”
——(清)王尔鉴

字水霄灯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 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 , 形似古篆书“巴”字 , 故有“字水”之称 。
每夜万家灯火齐明 , 光灼灼然俯射江波 , 与星月交灿 。 “宵灯”映“字水” ,山城夜景得雅号“字水宵灯” , 风流占尽天下 。




古时候 , 夜游秦淮是文人墨客的一种消遣方式 , 而重庆南岸的\"字水宵灯\" , 也是古代城市繁华的一种写照 。
清人周开丰 , 是康熙举人 , 他把重庆城的夜景比作“神灯” , 用一首诗赞颂“字水霄灯” , 感慨自己所见之景:
绕城皆是水 , 不夜处为天 。
月系青天上 , 灯明绿水前 。
光辉饶灿烂 , 波浪共澄鲜 。
谁诧姚江异 , 神灯作记传 。
\"赏“字水宵灯” , 登高为妙 。 旧时赏“字水宵灯”的三处佳地分别为“小梁子”(即今人民公园附近) , 其它两处为“江北城”(今重庆大剧院处)和南岸“老君洞” 。 而现如今的南山“一棵树” , 也可将璀璨映月的双江灯火尽收眼底 , 看到的两江水有如金带遍绕山峦 , 山无穷、水无尽 , 灯海灿无边 。
\"04

龙 门 浩 月

“石破天开处 , 龙行俨禹门 。 魄宁生月窟 , 月自耀云根 。 ”
——(清)王尔鉴


相传 , 在南岸涂山之麓的江边 , 有石梁形如卧龙 , 斜切在江水里 , 形成能够行船和泊船的小港湾 , 老重庆人称港湾为“浩” , “龙门浩”这个名字由此而来 。

每当洪水退去 , 浩内水清浪静 , 浩外波涛汹涌 。 明月映衬在浩内水面上 , 洒满了闪耀的金光 。 一动一静 , 相映成趣 , 于是有了“龙门浩月”的说法 。



每每皓月当空之时 , 江舟归来之时泊于湾内 , 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倒映着渔家燃起的点点渔火 , 并泛着温柔橘色的波光 。 文人墨客颂咏此景为龙门浩月、朦胧如画 。

诗人张九镒在见这灵光魂辉的“月”境之后 , 题《龙门浩月》一首 , 将此美景描绘得出神入化 , 诗曰:
石扇划地轴 , 一涧流淙淙 。
谁将青玉镜 , 挂在苍鳞龙 。
俯看波上下 , 波静景相从 ,
举头问清影 , 银蟾隔几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