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

文章图片



太姥山是国家五A级景区 , 因为三面环海且自然风光秀美 , 有着“海上仙都”的美誉 , 又和武夷、雁荡一起并称为闽越三大名山 。 虽然我来的时候正好大雨滂沱 , 也照旧登顶领略了一番它的“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 , 确实没让人失望 。 而位于山腰的一片瓦禅寺 , 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
这座依山而建的禅寺规模不大 , 其风格也和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黄墙黑瓦飞檐翘角”截然不同 。 刚看见山门时 , 还以为一片瓦禅寺和它的名字般朴素内敛 , 和雨中的巨岩山石一样 , 以沉稳厚重的暗灰色为主 。 别看它其貌不扬 , 却是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 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 。
然而当深入其中后 , 才发现高贵又精致的红梁红柱以及各种镏金装饰随处可见 , 即使称不上金碧辉煌 , 但也很有点“富贵逼人”的即视感了 。 大概是受天气影响 , 在这里参观时并没有遇见其他游客以及寺庙内值班的僧侣 , 更显僻静之余 , 也少了些灵山秘境的氛围 。
等来到一片瓦禅寺的大雄宝殿 , 更是让人惊叹不已 。 作为全国首座悬空铜殿 , 它采用纯黄铜建造 , 整个建筑呈现唐代风格 , 精美绝伦大方气派 。 铜殿高为十二米 , 殿内六米乘六米见方 , 总面积为一百八十平方左右 , 所用黄铜高达一百余吨 , 是传统建筑的杰出精品 , 堪称全国之最 。

一片瓦禅寺背靠太姥山主峰九鲤朝天峰 , 左边升天石 , 右边莲花峰 , 两峰狭峙 , 浮空而立 , 足下沟壑的山谷、悬崖陡峭 , 眼前海天一色、漫无际涯 。 据说“一片瓦”名字的由来 , 正是因为在两块崩塌的岩石之间 , 有一块薄板巨石犹如瓦片覆盖其上 , 形成小屋而得名 。 可惜当天下雨不止 , 整座山都被云雾覆盖 , 所以我都没找到航拍的机会 , 不然应该能拍点更直观的照片 。 (图文作者:阿陆 , 谢绝转载哦 , 欢迎关注收藏和点赞)相传在尧帝时 , 有一老母在才山居住 , 种蓝为业 , 为人乐善好施 , 深得群众爱戴 , 老母辞世后 , 人们感念她的恩德 , 祀为神明 , 春秋二祭 , 后人称为太母 , 名此山为太姥山 , 至汉武帝时 , 命大臣东方朔授天下名山 , 太母山被封为三十六名山之首 , 遂改名为太姥山 。 如果来登太姥山 , 这座太姥娘娘石塔也是必打卡的景点之一 , 虽然看上去已经有些破旧不堪 , 但终归和此“仙山”太有渊源 。

【太姥山|东海之滨的千米高山上,有座一片瓦禅寺,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从江浙沪去太姥山 , 最方便的出行方式还是自驾 , 公共交通则可以先到浙江温州 , 在温州新南站乘直达太姥山的班车 , 大概2个半小时就可以到;上海沪太路长途车站每日13:00有车至太姥山;宁德市区和福鼎市内都有专线旅游车可达景区 。 太姥山的最高峰海拔有1400多米 , 所以到这里游玩 , 要做好登山的心理准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