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刚刚拍摄了大家所熟知的多拉杜斯星云 , 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狼蛛星云 , 这次的照片不一样 , 不是科学家团队发布的 , 而是詹姆斯韦伯团队发布的 , 换句话说 , 细节实在太多啦 。 狼蛛星云的绰号与蜘蛛本身类似 , 蜘蛛身后总有很多蜘蛛网 , 我们似乎看不到这些小家伙在哪里藏着 , 这些蜘蛛网对应的就是狼蛛星云的星际尘埃 。 不过在韦伯看来 , 蛛丝根本不存在 , 韦伯甚至发现了很多藏匿在星际尘埃后的恒星 , 再说一下 , 这是韦伯发现的 , 实属首次 。
韦伯的一系列高分辨率红外仪器共同工作 , 以前所未有的细节水平揭示了星云的恒星、结构和组成 。 天文学家将在整个任务中使用韦伯 , 以洞察恒星的形成和恒星的生命周期 , 其影响将延伸到我们自己的恒星 , 太阳 , 以及我们所知的生命不可或缺的重化学元素的形成 。
看起来 , 狼蛛星云就好像棕褐色的星云 , 有铁锈色的亮点 , 围绕着星系的核心区域 , 包含一个明亮的亮蓝色星团 , 从密集的中心向外散开 。 一颗明亮的黄色恒星在中央开阔区域突出 , 这就是下文说的恒星啦 , 因为它实在太突出啦 。
“很久以前 , 一个星系诞生的故事就开始了:数千颗年轻恒星被发现在一个名为多拉杜斯30号的恒星托儿所 , 由美国宇航局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捕获 。 在之前的望远镜图像中 , 狼蛛星云因其尘埃细丝的密集而被昵称为狼蛛星云 , 该星云长期以来一直是天文学家研究恒星起源的最爱 。 除了年轻的恒星 , 韦伯还揭示了遥远的背景星系 , 以及星云气体和尘埃的详细结构和组成 。 ”在新图像公告中美国宇航局写到 。
狼蛛星云距离大麦哲伦云星系只有161000光年 , 是本星系群中最大最亮的恒星形成区域 , 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星系 。 它是已知最热、最大质量恒星的所在地 。 天文学家将韦伯的三台高分辨率红外仪器集中在狼蛛身上 , 用韦伯的近红外摄像机NIRCam观察 , 该区域就像一个穴居狼蛛的家 , 布满了蛛丝 。 在NIRCam图像中 , 星云中心的空腔被大量年轻恒星发出的炽热辐射挖空 , 这些恒星在图像中闪烁着淡蓝色 。 只有最稠密的星云周围区域能够抵御这些恒星强大的恒星风的侵蚀 , 形成了看起来指向星团的柱子 。 这些柱子包含形成的原恒星 , 这些原恒星最终将从它们的尘埃茧中出现 , 并依次形成星云 。
韦伯的近红外光谱仪NIRSpec捕捉到一颗年轻恒星 , 就是中心的这颗 , 天文学家先前认为这颗恒星可能更古老一些 。 然而 , NIRSpec显示 , 这颗恒星才刚刚开始活跃 , 并且这颗恒星周围还拥有尘埃云结构 。 如果没有韦伯在红外波长上的高分辨率光谱 , 就不可能揭示这一恒星形成过程 。
当在韦伯的中红外仪器MIRI检测到的更长红外波长下观察时 , 该区域呈现出不同的外观 。 炽热的恒星消失 , 较冷的气体和尘埃发光 。 在恒星苗圃云中 , 光点表明嵌入的原恒星仍在增加质量 。 虽然较短波长的光被星云中的尘埃颗粒吸收或散射 , 因此永远无法到达韦伯进行探测 , 但较长的中红外波长穿透了该尘埃 , 最终揭示了一个以前看不见的宇宙环境 。
天文学家对狼蛛星云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是 , 该星云的化学成分与在宇宙中期观测到的巨大恒星形成区域相似 , 当时宇宙只有几十亿年的历史 , 恒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速度非常高 。 我们银河系中的恒星形成区并没有像狼蛛星云那样以同样的速度产生恒星 , 而且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 。 所以这使得狼蛛成为最接近(最容易看到细节)的例子 , 韦伯将为天文学家提供机会 。
尽管人类数千年来一直在观星 , 但恒星形成过程仍有许多谜团——其中许多谜团是由于我们之前无法获得恒星形成区域厚厚星际尘埃背后发生的事情的清晰图像 。 韦伯已经开始揭示一个从未见过的宇宙 , 并且已经开始重写恒星诞生的故事 。
【韦伯太空望远镜新拍摄了狼蛛星云,无数恒星亮光清晰可见】
推荐阅读
- 3个“不死”神兽,最后一个可以说是“永生”,看完涨知识
- 有颗恒星疑似存在戴森球,若能证实意味着什么?未必是件好事
- 8年时间,天空霸主金雕变成“走地鸡”,不会飞,不会捕猎
- 霸王龙从未灭绝,改头换面变成鸡?这样的说法有何科学依据
- 北极圈永久冻土下发现恐龙化石
- 卡尼期洪积事件咋回事,为什么说这个时期地球下了200万年大雨?
- 痴迷恐龙的孩子更聪明?不是专家瞎说,背后的原因很有趣
- 恐龙称霸地球之前,地球的统治者是谁?科学家公布答案
- 国际空间站,让人类探索太空的美梦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