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距离地球1480光年之外的地方存在着一颗恒星 , 它的编号为KIC 8462852 , 发现于2009年 , 这颗恒星一经发现就引起了全世界天文学家的兴趣 。
KIC 8462852是一颗比太阳略大的恒星 , 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1.43倍 , 直径约为太阳的3.16倍 , 这种个头的恒星在1480光年的距离下是无法用肉眼直接看到的 。 这样一颗看起来平平无奇的恒星为什么会让天文学家们如此着迷呢?因为这颗恒星存在着亮度的变化 , 而且这种亮度的变化还有着周期性和非周期性两种形式 , 其中周期性的亮度骤降大概每750天就会发生一次 。 这是一种不符合常识的现象 , 因为即便是不稳定的超大质量恒星 , 它的亮度也不会发生如此明显的周期性变化 。
一颗恒星出现如此明显的亮度变化只有一个原因 , 那就是被什么东西遮挡了 。
是什么东西呢?天文学家们马上就想到了戴森球 。 戴森球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戴森所提出的一种设想 。 一个文明的发展程度与这个文明能够获取并利用的能源是密不可分的 , 文明等级越高 , 能够获取并利用的能源就越多 , 比如一级宇宙文明能够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 , 而二级宇宙文明就是能够利用所在恒星系的全部能源 , 以地球为例 , 如果能够获取并利用太阳所产生的全部能量就算是达到二级宇宙文明了 。
以人类目前的能源消耗速度来计算 , 太阳每秒钟所产生的能量就能够供全人类使用数百万年 , 而我们在地球表面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实际上是微乎其微的 。
【有颗恒星疑似存在戴森球,若能证实意味着什么?未必是件好事】那么怎样才能获取太阳所产生的全部能量呢?那就是建造戴森球 , 所谓的戴森球简单来讲就是一种能够包裹太阳并收集太阳能量的设备 , 它可以是一个镂空的球体 , 也可以是一个圆环 , 如果是圆环 , 那就被称为戴森环 。 当然 , 这种设备只是出于弗里曼·戴森的假想 , 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 但这种假想已获得了科学界的广泛认同 。 然而假想毕竟是假想 , 人类并没有真正发现过宇宙中存在着戴森球 , 而KIC 8462852的出现似乎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
然而经过多年的观测研究 , 科学家们取得了一些证据 , 这些证据表明KIC 8462852的亮度变化并不是因戴森球的遮挡所形成的 , 这种周期性的遮光现象应该是源自于恒星周围的星际尘埃 。
这种结论让很多人感到失望 , 能够在有生之年亲眼见证外星文明的存在 , 这不知是多少人心中的梦想 。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 如果真的证实了KIC 8462852存在戴森球 , 这又意味着什么呢?如果KIC 8462852真的存在戴森球 , 对于人类来说可能也并不是一件好事 。 能够拥有戴森球的文明是一个具有相当高度的文明 , 而地球文明连一级文明都还没有达到 , 所以想要实现交流几乎是不可能的 , 这就好比让普朗克给一个两岁幼儿讲量子力学 , 画面一定充满了荒诞主义色彩 。
事实上地球文明与二级宇宙文明的差距 , 比普朗克和两岁幼儿的差距还要大 , 在二级文明面前 , 我们只能算是“虫子” 。
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它们 , 那说明它们也早就发现了我们 , 不知道何时它们
如果KIC 8462852真的存在戴森球 , 而这个高级文明又迟迟没有造访地球 , 这就说明即便是达到了二级宇宙文明的高度 , 想要跨越1480光年的距离依然是力不从心的 。
也就是说一个文明无论如何发展 , 都无法打破速度的束缚 , 什么二分之一光速、三分之一光速 , 恐怕都是难以实现的 , 而要以十分之一光速跨越1480光年的距离则需要14800年 , 这实在太久了 。 也就是说所有的文明都会被束缚在一定的活动区域之内 , 我们永远无法跳出宇宙为我们打造的枷锁 , 永远无法前往宇宙的边缘去验证我们所有关于宇宙的猜想 , 这是一件十分令人绝望的事情 , 这种感觉就好像“无论我们如何努力 , 最终都会化为一缕青烟”一样无奈 。
推荐阅读
- 蝾螈可以再生他们的大脑,揭示大脑进化和再生的秘密
- 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人体I期研究
- 四川绵竹上空出现大量蝙蝠群,有可能是地震的前兆吗?
- 月球是一颗人造卫星?列举科学家探测数据,证明月球是空心的
- 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修仙能不能实现,我认为可行!
- 转基因食物,从“反自然”到“自然”
- 国际空间站,让人类探索太空的美梦成真
- 地球上最凶猛的哺乳动物是什么?是老虎、狮子还是河马?都不是!
- 人类在火星上发现奇怪、难以置信的6个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