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这个产业决定人类能否渡过危机,或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 三 )



图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
经过对比测试 , 研究团队发现GDI-4405的分子结构具有更优异的生物利用度和暴露量 , 安全性良好 , 且生产成本更低 , 于是选择对其继续推进 。 近日 , GHDDI与翰森制药达成战略合作 , 就GDI-4405系列的全球开发、生产和商业化 , 签订了独家许可与合作开发协议 。
而2021年4月 , 辉瑞公布了全球首个新冠口服药 , GHDDI的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 , 它竟与半年前GHDDI独立发现并最终淘汰的GDI-3549完全一样 。
此外 , 据丁胜教授介绍 , GHDDI还针对新冠早期感染者、高危人群开发了一款吸入式小分子药物 , 现已在澳洲做了临床申报研究 , 预计未来1-2个月就可以进行I期试验 。 GHDDI也研发了一款新型的疫苗佐剂 , 它将在未来大幅提高我国灭活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的效果 , 帮助其达到国际领先的水平 。
同时 , 作为全球健康的探索者和践行者 , GHDDI也专注于结核病、疟疾、寄生虫感染等疾病的新药早期研发 。 丁胜教授透露 , 结核病是GHDDI的重点研发领域 , 占到该机构总体投入的30%以上 。

图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
GHDDI一直在进一步探究能更快速 , 更安全的清除结核杆菌的新机制和靶点 , 联合多家全球领先机构 , GHDDI正在积极推进三款针对结核病的不同的机制靶点的药物 。
它们将扩充人类应对结核病的弹药库 , 形成毒副作用更小 , 用药时间更短的新疗法 , 弥补半个世纪没有相关新药的困局 。 GHDDI正在创造人类针对结核病药物研发的极限速度 。
04
在流行病之外 , 如果还有什么能让世界的发展再倒退十几年 , 可能就是当前这股去全球化的逆流 。 在多个科技领域 , 美国正在与中国脱钩 。
在这个背景下 , GHDDI所专注的事业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维护中外科学研究的开放合作 , 为中国提升全球健康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
中国是全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 2016年 , 在上海召开的第九届全球健康促进大会讨论通过了《上海宣言》 , 旨在提升健康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 标志着全球健康工作进入了新阶段 。
而要提升国际话语权 , 丁胜教授认为 , 一要建设能力 , 二要保持参与 。
从“能力”的角度来讲 , 我们的话语权有些受限:我国在很长时间内是以仿制药为主 , 一些基础研究比较薄弱 , 底层技术研发和原创性突破仍有短板 。 而锻造硬核的研发能力 , 正是GHDDI作为一家国际化的医药研发机构可以施展拳脚的领域 。
GHDDI也一直积极参与到全球健康的议程设置中 。

图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
去年8月 , GHDDI作为唯一亚洲成员单位加入了冠状病毒欧洲加速研发联盟(CARE) 。 据了解 , 它还是 , 全球结核病药物加速器联盟(TBDA)首个来自中国的成员 。
在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21全球结核病报告》中 , 总干事谭德塞这样写道:“与结核病的斗争 , 不仅仅是针对单一疾病的斗争 , 也是对贫困、不平等、不安全住房、歧视和污名的斗争 , 以及扩大社会保护和全民健康覆盖的努力 。
“如果新冠大流行教会了我们什么 , 那就是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 , 而不是那些负担得起的人的奢侈品 。 ”
丁胜教授也曾这样描述GHDDI这家民办非企业科研机构能够发挥独特的价值:
“像癌症、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重大疾病 , 有非常多国家的头部生物医药公司在做研发 。 反而一些‘老’的疾病 , 商业回报低 , 仅在特定的场景下有需求 , 因此没有太多人愿意去投入做研发 , 影响了人的生命、生活质量乃至当地的经济状况 。 但总得有人去做让健康更平权的事情 。 ”
这也是社会组织——作为公民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股力量——一直以来的共有价值:在市场失灵的地方有所作为 , 增进社会的整体福祉 。

图源:全球健康药物研发中心(GHDDI)
我们也应认识到 , 药物研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它不像捐建一座希望小学那样能够立马看到成果 。 但作为一项对人类整体健康有益的事业 , 它同样需要政府、投资者与社会各界人士的持续性投入与支持 。
【未来十年,这个产业决定人类能否渡过危机,或将永远改变世界秩序】疫情第三年 , 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流行病这个长期困扰人类的难题 , 也须以长期主义的方法终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