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文章图片

钾盐|罗布泊正在“复活”,“死亡之海”变碧波荡漾,水是从哪儿来的?

综述
罗布泊 , 这是我国最为重要的湖泊之一 , 它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 面积巨大 , 塔里木河、孔雀河等河流汇聚于此 , 共同构筑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
同时 , 这是还是我国“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 , 曾经 , 大大小小的商队排队而行 , 浩浩荡荡从这里出发 , 成为商业往来和文化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随着时代的推移 , 罗布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因为气候原因和人工水利的影响 , 汇聚于此的水越来越少 , 原本美丽的景色转眼变成了一片虚无 , 曾经辉煌的日子似乎也荡然无存 。
从《中国地理》杂志的划分来看 , 罗布泊已经变成了一片盐壳 , 但是奇怪的是 , 罗布泊的水量却在逐渐恢复 , 很多人将这视为罗布泊“复活”的征兆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这些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罗布泊:忆往日辉煌
罗布泊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 曾经是中国第二大内陆湖 , 它的海拔达780米 , 被誉为“地球之耳”、“死亡之海” 。
我国《山海经》早已记载过罗布泊的相关信息 , 只不过在书中 , 罗布泊被冠以另一个名字——“幼泽” 。

20世纪中后期 , 罗布泊周围的沙漠化问题严重 , 汇入其中河流的流量也相应的减少 , 这就导致罗布泊出现“退化”的现象 , 20世纪70年代 , 罗布泊完全干涸 , 它的地位也有所下降 。
原本被冠以中国第二大咸水湖的罗布泊将这一宝冠让位给纳木错 , 随后便在沙漠之中销声匿迹 , 只留一滩盐壳 。

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记载 , 东汉以后 , 塔里木河改道 , 导致楼兰地区(罗布泊水域)严重缺水 , 敦煌的索勒从各地调水 , 不分昼夜注入楼兰 , 这才缓解了楼兰的困境 。
但是这种做法治标不治本 , 罗布泊的颓势依旧没有缓和 , 尽管后来的统治者曾用法令的方式约束人们的用水状况 , 但罗布泊的水量还是在一点点的褪去 , 发生这种情况不免令人惋惜 。

咸水和淡水
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 , 水源是孕育生命和文明的必要条件 , 但事实上 , 水的性质也决定了生命诞生的可能性 , 我们都知道 , 在地球约占7成的海洋资源中 , 可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并不多 。
因为我们人类能够使用的水基本都是淡水 , 如果要引用咸水等其他性质的水 , 必须经过层层过滤 , 长期饮用咸水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 。

随着科技的迅速进步 , 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不断增加 , 很多重工业地区对水的需求更是不断加剧 , 因此 , 我们国家才会通过南水北调的方式 , 解决部分地区的用水问题 , 尽量维持用水的均衡 。
在此状态下 , 淡水资源被大量的抽调 , 而咸水资源则被人类用来生产食盐、输送热量 , 解决一些储能问题 , 可以说 , 不论是咸水还是淡水 , 都是人类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罗布泊为什么会干涸
水汽被阻隔
一般来说 , 我们地球的降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陆地内循环、海洋上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 而罗布泊这样的水域基本是通过海陆间的水汽循环来进行的 , 来自印度洋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水汽会飘往内陆 , 从而在罗布泊上空形成降水 。
但由于人类城市的建设 , 热岛效应的增加 , 大部分来自海洋的水汽在经过城市时会被高楼大厦阻隔 , 或者被炎热的城市直接蒸发 , 因此 , 这些水汽还未飘向罗布泊 , 就会消失殆尽 。

再加上全球变暖和温室效应的影响 , 令西部地区的冰雪出现了融化的状况 , 但是这些雪水融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 而且它们的补充速度非常缓慢 , 基本无法补充罗布泊的蒸发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