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火”?是通外洞外的连接点,也是囚徒走出“洞穴”的希望


什么是“火”?是通外洞外的连接点,也是囚徒走出“洞穴”的希望


文章图片


什么是“火”?是通外洞外的连接点,也是囚徒走出“洞穴”的希望


文章图片


什么是“火”?是通外洞外的连接点,也是囚徒走出“洞穴”的希望


文章图片


在“洞喻”中 , 被绑缚的囚徒 , 明确地看到了洞壁上的阴影 , 这一描述长期被囚徒的“无知” , 这一结论所终结 。
需要追问的是 , 洞壁上何以会产生阴影?看何以可能?这就涉及到这一事实所涵括的条件:囚徒的存在以及眼睛所具有的视力 , 被投射到洞壁上的东西 , 等等 。
【什么是“火”?是通外洞外的连接点,也是囚徒走出“洞穴”的希望】
阴影之所以存在且被看到 , 这是因为相对于阴影的物体的存在 , 以及在洞壁和物体之间存在着火光 , 是火光固有的属性使物体在洞壁上投下了阴影 。
自然 , 火与物体之间、物体与洞壁之间、以及囚徒与洞壁之间的不被阻挡的空间的存在 , 才使得阴影不仅得以存在 , 而且“看”的这一过程也成为可能 。
洞壁和空间总是存在的 , “囚徒”可能是这个或那个 , 物体也可能是这件或那件 。

但“光”却是唯一的 , 因此关键在于“光”的存在 , 以及它所带来的洞内世界的光明 。
是基于怎样的原因 , “光”才成为“看”这一动作的关键因素呢?
这涉及到“光”的性质 。 海德格尔认为 , “光不仅仅是穿透的东西 , 而就是穿透本身——让穿透的东西 , 是看或视线 。 ”

的确 , “火”与“太阳”共有的特点是 , 都能放射出“光” , 把原本黑暗的空间变得光明 , 从而也使得“看”得以可能 。
对于洞穴世界而言 , “火”如同他们的“小太阳” , 使囚徒能看清投射到洞穴墙壁的“阴影” , 照亮属于他们的世界 。
尽管他们从来都没有看见过“火” , 也根本不知道有“火”的存在 , 但这不会影响他们从“火”中获得些许亮光 , 感觉到自我的存在 , 并坚信洞穴生活的真实性和无可替代性 。

因为有光 , 摆脱束缚后的囚徒 , 才看到了在洞壁上 , 投下阴影的物体——尽管他因感到刺眼而逃避了 , 但确实“看”得更加真实 , 即“认知”更加接近于事物的真相了 。
因此 , 只有借助火光 , 我们才能肯定地说:物体就是物体 , 阴影就是阴影 , 而且物体比阴影更加真实 , 而不是相反地把阴影当成真实的物体 。

由理念论可知 , 洞内的“火”实际上是对洞外的“太阳”的模仿 , 洞内的“火”所产生的光其实是对洞外的“太阳”所产生的光的分有 。
柏拉图说 , 洞内与洞外有一条“长长的通道” , 这使“光”的穿透得以可能 。 依靠“光”本身所具有的穿透性 , 洞内与洞外两个世界得以连接 。

“洞喻”中的囚徒尚被绑缚时 , 尽管没有任何有关洞外的认知 , 但事实上他们是由于光的投射 , 才能清晰地看清洞壁上的阴影 , 因此在无形中与洞外保持着某种 , 他们无法领会的隐秘联系 。
可见“火”是洞内和洞外的连接点 , 囚徒是通过“火光”的指引才走出洞穴 , 看见事物的真相的 。 “火”是洞穴世界一切认知的来源 , 与“太阳”相比 , “火”显得更为真实 , 使得洞穴生活生生不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