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小伙花150元买块石头,4年后竟暴涨64万倍!


文章图片


1997年 , 宁夏电视台一名叫做赵立云的员工 , 不顾家人抱怨 , 以150元的价格买下了一块石头 。
谁也没想到 , 短短4年后 , 这块石头的身价竟暴涨64万倍 , 专家估值9600万 。
赵立云当初如何与石头结缘?那块石头又有何特殊 , 竟能价值9600万?

宁夏小伙与石结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以自然奇石为观赏品的历史也相当悠久 。
根据《阔以》记载 ,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 , 人们就有寻找天然奇石为宝的习惯 , 汉代翡翠传入中国后 , 奇石美玉更是愈发常见 。
据悉 , 目前国内的奇石爱好者人数已经超过千万 , 这些人走南闯北 , 上高山 , 下戈壁 , 就为了找一块心仪的石头 。
上述的那位宁夏小伙赵立云 , 就是这其中的一员 。

赵立云对奇石的热爱 , 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一次青岛出差 , 当时他路过海边的时候 , 意外发现有人在兜售鹅卵石艺术品 。
那些光滑的鹅卵石上面 , 刻着各种各样的名言警句 , 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 一下子便吸引了赵立云的注意 。
兴之所至 , 赵立云便买了几块鹅卵石回家 , 日日把玩 , 随着时间过去 , 也逐渐滋生了对于奇石的浓厚兴趣 。
恰好当时台里接到了一项工作 , 要在中蒙边境拍摄一组有关火山喷发和岩石形成的纪录片 。
赵立云接了这个任务 , 驱车前往了银川外的戈壁滩上 , 这一去他就彻底被戈壁滩上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吸引住了 。
此后十来年 , 他一直在搜集各种奇石 。

兴致最浓烈的那段时间 , 赵立云每周都和几个朋友去苏宏图附近的戈壁滩上“找石” 。
他们一般在周五的晚上出发 , 带上吃的喝的 , 抵达营地后 , 休整一段时间便分头行动 。
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 , 处处都埋藏着他们心仪的“宝贝” , 因此只要带着足够的水 , 大家可以在戈壁滩上走一天 。
直到晚上 , 大家才一起回到营地里 , 兴高采烈地交流着一天的收获 , 有时候碰到个别人极其喜欢的 , 大家还会交换 。
总的来说 , 大家围在戈壁滩上的篝火旁 , 一片其乐融融 。
愉悦的交流结束后 , 大家会在戈壁滩上休息一晚 , 直到周日中午才再度启程 , 返回银川 。
由于吉普车的载重有限 , 所以大家在返程前还得筛选一下自己的宝贝 , 每人只能带三箱左右的石头回去 。
这些石头中 , 绝大多数都没什么经济价值 , 只能供个人把玩 , 达不到收藏品或者是拍卖品的级别 。
可是也有极少数 , 被誉作“奇石” , 不仅能紧紧勾住爱石者的心魄 , 还能给收藏者带来极高的经济效益 。
比如说 , 赵立云一次偶然间入手的“岁月” 。

价值9600万的岁月那块“岁月” , 外形酷似一张老妪面孔 , 连皱纹都极其逼真 , 宛如真人脸上的一般 。
后来这块石头被配上了底座和说明牌 , 摆在了赵立云家的客厅里 , 以至于许多人都不知晓 , 最初捡到“岁月”的并不是他 。
那是1997年的一次出行 , 当时赵立云和朋友们照常去捡石头 , 结果晚上就有一个朋友将“岁月”拾了回来 。
所以说当时大家并没有找到最佳欣赏角度 , 只觉得这块石头有趣 , 但是赵立云还是一眼就被它迷住了 。
再三思量后 , 赵立云找上了朋友 , 表明了对这块石头的喜爱之情 , 而对方也能理解 , 最终把这块石头以150块卖给了他 。
虽然拿到了石头 , 但是赵立云并没有急着对外展示 , 反而安安静静地在家里等了一星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