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问一下哦 , 你还记得 , 3岁之前的事情吗?
奇了怪了 , 大脑为啥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啊?心理学上 , 把记忆分成3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 这就是有关记忆的3个阶段:感觉记忆登台表演 , 工作记忆进行筛选 , 长期记忆帮你永久储存 。 我在上文提到的感觉记忆、工作记忆、长期记忆 , 它们都属于事实记忆 , 用来记忆场景和事实 。
是记得一点点 , 还是全然不记得了?
我想 , 大部分人会回答 , 不记得了 。 当然 , 也有一部分人会说 , 记得一两件事 。
总体而言就是 , 3岁前的记忆 , 差不多被“清空”了 。
奇了怪了 , 大脑为啥要“删除”3岁前的记忆啊?你小时候 , 到底看见了啥?
难道是......看见了不该看见的东西?
停!
作为一名相信科学、专业科普的育儿作者 , 我要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告诉你 , 这是不可能滴~
那为啥大脑不能保留3岁前的记忆 , 非要将那段时光删掉呢?
一:记忆的形成
心理学上 , 把记忆分成3个阶段: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
感觉记忆就是 , 你各类感官捕捉到的信息 。 比如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 , 你脑海中闪过的文字、周边的声音、手滑动屏幕的感觉、空气的温度 , 风中飘来的气味......
当然 , 这些信息太多了 , 不可能全都塞进你的脑海中 , 因为你的大脑会因超载而“死机” 。
感觉记忆 , 一般只存在几秒钟 , 它是无意识的 。 有时候你甚至都没感觉到 , 它就消失了 。
当大量感觉记忆涌入的时候 , 工作记忆就出来把关了 。 它看看这个 , 没啥意义啊 , 扔掉吧;看看那个 , 好像有点用 , 先放着 。
它就像是个评委 , 一次只允许5-9个左右的信息留下来 , 并且保留20-30秒左右 。
若这些信息努努力 , 成为了我们永久的记忆 , 那恭喜 , 这些信息进入了第三阶段——长期记忆 。
就像你回忆说 , 当年我和谁谁谁 , 都怎样怎样 。 这样的记忆 , 就是你的长期记忆 。 它可以储存我们一生的信息 , 你不用担心它会“超载” 。
长期记忆有个特点 , 就是根据词语和意义进行编码 。 一件事情 , 它对应的关联词越多 , 你记得越牢 , 想起来越快 。
比如看到你领导 , 那关联词老多了 , 工作中的事件件与他挂钩 , 你不用搜遍终身记忆去思考 , 就立马知道他是谁 。
但如果看到一个曾有一面之缘的人 , 那谁 , 那谁 , 他不就是那谁吗?
到底谁啊?关联词太少了 , 怎么都想不起来!
这就是有关记忆的3个阶段:感觉记忆登台表演 , 工作记忆进行筛选 , 长期记忆帮你永久储存 。
那为啥 , 我们3岁前的记忆 , 没有被永久储存 , 而是被删除了呢?
二:为啥3岁前的记忆会被“删掉”?
我们记不住3岁前的事情 , 由于这种现象太普遍 , 心理学将它称为“童年失忆症” 。
心理学家认为 ,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 , 主要是跟以下原因有关 。
①缺乏基本的语言能力
前面说了 , 长期记忆是根据词语和概念意义进行编码的 。
但婴儿话都不会说呢 , 哪知道什么词语和概念啊 。 他们每天会说的“婴语” , 只是“咿咿呀呀” 。 遇到这件事 , 咿咿;遇到那件事 , 呀呀 。
这可怎么编码存储?
所以呀 , 小宝宝还是先把话说明白 , 再来讲记忆的事情吧 。
②缺乏复杂的思维
我们可以将思维的形式 , 比喻成一棵树 。
一个人的思维越成熟 , 这棵树就长得越大越茂密 。 我们的经历以及记忆 , 就可以分门别类地存储在相应的思维中 。
而当一件事的关联词越多 , 它能调动的思维越多 , 我们想起来就会越迅速、越全面 。
小婴儿出生的头几年 , 他缺乏复杂的思维 , 头脑中的“树”很小、枝桠稀疏 。
推荐阅读
- 天文学家彭罗斯:死亡只是一种幻觉,生命的消亡不过是宇宙的循环
- 上到35,下到14,李某峰全部都要,被抓是因为被人供出来了
- 一菜摊进价1.2元土豆卖2元拟罚款30万,网友:柿子非要挑软的捏?
- 张衡的地动仪为何被教科书删除?中科院所长:房梁吊块肉都比它强
- 世界小姐秦泽文疑学历造假,官方已删除其硕士学历,并称将采取行动
- 戚薇报警维权后,鉴定机构删除鉴定戚薇卖假货动态,另发文声明
- 戚薇报警维权后,鉴定机构删除鉴定戚薇卖假货动态,另发声明回应
- 妙龄女子早产生子,竟拒绝抢救孩子,不幸原由因父而始!
- 若无空气阻力,羽毛和保龄球哪个先落地?时隔400年,终于验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