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螈之所以能够拥有“逆天”的不进食能力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很大的关系:
第一:生存环境 。 洞螈虽然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水脉中 , 但是也有一个好处 , 那就是环境几乎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 , 如此稳定的环境会让它们的能量消耗维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上 , 而且在地下水脉中 , 食物原本就不充足 , 它们只能以少量的小虾以及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 食物的没有保障 , 也让它们有了极强的耐饿能力 。
第二:“懒” 。 最多可以7年多一动不动 , 这种“懒”到极致的生存习性 , 让它们原本就低的能量消耗变得更加低 , 此时 , 它们的状态就进入了类似于“冬眠”的状态 , 整个身体的新陈代谢降低到了极致 , 这也是它们能不进食存活最多10年之久的原因 。
第三:“吃自己” 。 研究人员发现在洞螈多年不进食时 , 它们会在后期逐渐地消耗体内的脂肪 , 在脂肪消耗差不多后 , 它们就开始分解体内的一些器官和组织 , 以保证机体的存活 , 当然 , 如果是持续的大量消耗器官和组织 , 它们就会“一睡不醒”了 , 不过 , 在此之前已经足够它们坚持平均6年的时间了 。
第四:超低的繁殖率 。 大多数动物都有固定的发情期 , 在发情期 , 荷尔蒙的高分泌会驱使它们寻找异性 , 而无论是荷尔蒙的分泌还是寻找异性进行繁殖 , 都是非常消耗体力的 , 所以 , 在发情期之前 , 动物通常进食频率会增加 。
但是 , 洞螈这方面的困扰就非常的少 , 因为洞螈将它们的发情周期调整到了平均12.5年 , 也就是说它们平均12.5年才繁殖一次 , 在此期间 , 它们就没有了这方面的需求和困扰 , 自然能量消耗的也比较低 。
总结洞螈是一种比较奇特的两栖动物 , 因为大多数两栖动物都是能够在水陆自由切换的 , 但洞螈不行 , 它们终生都要在水中生存 , 这与它们的生存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 毕竟在岩洞的地下水脉中 , 它们无处可去 。
当然 , 目前对于洞螈的研究还在初级阶段 , 随着不断的研究 , 相信未来我们会了解它更多的习性和特点 。
推荐阅读
- 科学研究表明:被抽检的14名宇航员,回来后DNA全部突变
- 圆周率已算到31.4万亿位,为什么还要算?算尽后的后果有多严重?
- 地球最毒蛇之一,亚洲一哥银环蛇,如何与其它“黑白蛇”区分?
- 翟志刚:从太空回来,要学习走路!航天员返回地面为啥无法走路?
- 创造两项纪录!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间隔最短的“太空漫步”
- 专家调查发现本周三划破爱尔兰夜空的火球并非Starlink 是小行星
- ?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硬核知识点来了
- 鱼能在沙漠活四年!世界上最“坚强”的鱼,在沙漠中生存了4年
- 欢迎来中国空间站做客!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向全球青少年发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