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螈是一种什么生物?它有何神奇之处?】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768年 , 奥地利自然学家Johann Weikhard von Valvasor在喀尔巴阡山脉一处幽暗的地下洞穴中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生物 , 这种生物有着白色的身体 , 身体细长 , 有四个短小的腿 , 看起来与神话中的龙非常相似 。
由于第一次发现该生物 , 自然学家将其命名为“Proteus”(普罗透斯 , 古希腊神话中的古老海神)并公诸于世 , 到了20世纪 , 欧洲的多个机构开始对它们进行研究并将其命名为洞螈 , 随着不断的研究 , 我们对这种神秘的生物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 它是现存寿命最长的两栖动物 , 也是世界上“最懒”的动物之一 , 同时它们可以不吃不喝存活6年之久 , 下面我们就来具体的了解一下 。
寿命最长的两栖动物在洞螈没有发现以前 , 现存的两栖动物中 , 蝾螈科下的大鲵(娃娃鱼)就算是长寿的了 , 它的平均寿命可达50-60年 。 但是 , 当洞螈被发现后 , 两栖动物的极限寿命被再次拉长了接近一倍 。
洞螈是洞螈科下的动物 , 而洞螈科一共有两个属泥螈属和洞螈属 , 其中泥螈属下一共有6个物种 , 它们主要分布在美国东部和加拿大 , 该属下的物种寿命通常只有20-30年 。
纽斯河泥螈
而洞螈是洞螈属下唯一的物种 , 它们栖息在喀尔巴阡山脉石灰岩洞的地下水脉中 , 有两个亚种分化:白色亚种(白洞螈)和黑色亚种(黑洞螈) , 它们最大的区别就是体色 , 白色亚种的皮肤是白色的 , 鳃为鲜红色(血液流经) , 而黑色亚种的皮肤则是黑色的 , 所以看起来没有白洞螈的颜值高 。
黑洞源
黑洞螈和白洞螈其实是生存环境不同造就的亚种 , 因为白洞螈终生生活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水脉中 , 而黑洞螈的生存环境中则是可以接触到阳光的 , 正是这种环境的差异 , 让白洞螈的眼睛几乎完全退化失去了实力 , 取而代之的是发达的嗅觉 , 而黑洞螈的眼睛则没有退化 。
这两个亚种的洞螈寿命是一样的 , 目前科学家们将其寿命定义为100岁 , 但是这个数据并不准确 , 因为它们生活在地下水脉中 , 个体之间长相又非常相似 , 所以 , 很难确定某一个体 , 再加上它们的寿命确实太长了 , 以至于没有科学家能够完整的从出生到死亡观察洞螈的全过程 , 所以 , 100岁只是一个预估数字 , 它们的真实寿命可能比100岁还要长 。
世界上“最懒”的动物之一洞螈洞螈长寿的秘诀除了与生活的水体温度较低有关外 , 还与它们极少活动有很大的关系 , 同时“懒”也是它们应对极端环境的一种生存方式 , 因为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水脉中 , 食物是相当匮乏的 , 所洞螈的体型也很小 , 通常体长只有20厘米左右 , 最长不超过40厘米 , 体型小对能量的需求也就小 , 同时尽量的不活动 , 也能减少能量的消耗 。
不过 , 尽管它们的体长仅有20厘米左右 , 但依然是现存体型最大的穴居动物之一 。
那么 , 它们到底有多么懒呢?早在2010年 , 由英国和匈牙利多位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对波黑一处地下水脉中的19条洞螈进行了长达8年的观察 , 在这8年中 , 科学家们发现 , 在这19条洞螈中表现最活跃的一条在230天内移动了38米的距离 , 其他的大多数洞螈在相同的时间内仅仅移动了平均4.8米 。
最懒的一只在7年零14天内 , 一寸都没有移动 , 而是静静地趴在那里待了七年多 , 如此的“宅”就连资深的“宅男”们都望尘莫及(每天上厕所也得走至少几十米了) 。
不吃不喝存活6年的秘密?在自然界中 , 鳄鱼、龟、蛇等动物的耐饥饿能力是比较强的 , 比如生活在非洲的尼罗鳄和生活在大连蛇岛上的蛇岛蝮 , 它们可以长达半年之久不进食 , 这已经算是极限了 , 但是比起洞螈来显然就不够看了 , 因为洞螈能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作为一种两栖动物 , 它终生不会离开水)平均坚持6年 , 最长可以坚持10年 。
推荐阅读
- 科学研究表明:被抽检的14名宇航员,回来后DNA全部突变
- 圆周率已算到31.4万亿位,为什么还要算?算尽后的后果有多严重?
- 地球最毒蛇之一,亚洲一哥银环蛇,如何与其它“黑白蛇”区分?
- 翟志刚:从太空回来,要学习走路!航天员返回地面为啥无法走路?
- 创造两项纪录!空间站阶段耗时最少、间隔最短的“太空漫步”
- 专家调查发现本周三划破爱尔兰夜空的火球并非Starlink 是小行星
- ?同穿一套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硬核知识点来了
- 鱼能在沙漠活四年!世界上最“坚强”的鱼,在沙漠中生存了4年
- 欢迎来中国空间站做客!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向全球青少年发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