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据环球网报道 ,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 , 中国在太空探索这一领域逐渐崭露头角 , 在短短二十多年间 , 我国接连完成了近百次“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 , 此外 , 从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到如今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 , 可以说 , 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航天强国 。
民营火箭连续发射成功
【民营火箭发射成功,中国商业航天按下“加速键”,2025年开启太空游】近年来 , 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 , 都开始将目光对准航天领域 , 除了官方开展的航天活动外 , 商业航天也成为近几年来炙手可热的新领域 。 如今 , 卫星互联网时代越来越近 , 拥有卫星制造能力的商业航天企业也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 。
事实上 , 全球在商业航天领域的竞争早已进行的如火如荼 , 早在上世纪80年代 , 美国就率先对这一领域展开探索 。 其中 , 大名鼎鼎的SpaceX公司就是该领域的佼佼者 。 截至目前 , 该公司的“星链”项目已累计发射近2000颗卫星 。
值得一提的是 , 除了美国外 , 中国在商业航天领域也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 。 虽然起步较晚 , 但在政策扶持、资本加持以及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 中国商业航天也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代 。
去年年底 , 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号(遥二)运载火箭 , 并成功将5颗商业卫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 这也是我国民营火箭首次实现一箭多星发射和首次连续发射成功 。
除此之外 , 一个多月前 , 谷神星一号(遥三)·星光益彩号运载火箭 ,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 , 并将泰景一号01星、02星和东海一号卫星成功送入5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 。 至此 , 中国民营航天火箭首度取得三连胜 , 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正式迈入新阶段 。
中国商业航天迎来新时代
此前 , “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 中国商业航天的注册企业已经超过370家 , 过去7年间 , 我国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都涌现出几大头部企业 , 并形成了国家队与民营派互补的格局 , 无论是发射次数、发射载荷质量还是在轨卫星规模都居于世界前列 。
目前 , 中国商业航天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 并有望在5年内进入3.0时代 。 不过 , 从商业航天的经济规模和整体企业估值来看 , 体量还相对较小 , 因此 , 真正能靠火箭和卫星盈利的企业也十分有限 , 可以说目前的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仍然处于“积累”阶段 。
2025年有望开启太空旅行
值得一提的是 , 在谈及中国商业航天的发展走向时 , 杨毅强还告诉记者 , 最迟到2027年 , 中国商业航天就会迎来“春天” , 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第一 , 卫星星座大规模组建 , 运载火箭进入高密度发射阶段 , 大型液体火箭可实现低成本回收和利用 。
第二 , 新的商业航天模式即将出现 , 比如我们常听到的太空旅游 。 第三 , 导航定位、导航增强、低轨互联网以及高时间分辨率遥感星座等能为大众和企业提供服务 。
说到太空旅行 , 大致可分为三种 , 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 , 但这对游客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严格要求 。 第二种是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 , 但这种模式的体验感和安全性较差 。 第三种就是目前已经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 , 适合大部分人群 。
随着多种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 , 杨毅强表示 , 到2025年 , 中国有望开启亚轨道旅行 , 届时普通人也能实现“太空旅游” , 其票价约为200万到300万元之间 。
推荐阅读
- 土星周围的行星是怎么形成的
- 你们发现没有,行星都在同一平面上运行,这是为什么呢
- 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那么久,若来了生理周期怎么办?办法真是高明
- 为何重力会向下而不是向上?科学家给出答案,看完明白了
- 守恒定理究竟是什么呢?
- 1分钟,提升对绿氢的认识
- 地球最毒蛇之一,亚洲一哥银环蛇,如何与其它“黑白蛇”区分?
- 翟志刚:从太空回来,要学习走路!航天员返回地面为啥无法走路?
- 人类文明和宇宙的“恩恩怨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