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盘面解读
【有望绝地反击数字军工走强】本周指数第一个交易日上涨无力 , 随后三个交易日大幅走低 。 旅游酒店、数字安全、跨境支付CIPS、航空航空等涨幅居前 , TOPCon电池、电气设备、超临近发电、智能电网、一体压铸概念等板块跌幅居前 。 三大指数基体调整 , 沪指跌4.16% , 报收3126.40点;深成指跌5.19% , 报收11261.50点;创业板指跌7.10% , 报收2367.40点 。 北向资金净流出60.88亿 。
涛哥认为 , 本周创业板指大幅调整 , 严重超跌 , 进入5月份起涨区域 , 有一定支撑 , 短期继续调整的空间不大 , 随时有望绝地反击 。 题材板块全面调整 , 权重板块补涨 , 全面杀跌 , 加速赶底 。 新零售、电商概念、商业连锁等零售板块盘中异动 , 短线建议适当关注;航空、大飞机、国防军工等军工板块异动拉升 , 短线关注;跨境支付CIPS、数字安全等数字经济板块逆势飘红 , 短线适当配置关注 。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 , 德讯证顾整理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太空旅行梦想 , 但这个梦想又遥不可及 。 然而 , 随着商业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 ,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 , 并不需要支付十分昂贵的成本 , 普通人也可以登上太空 , 成为一名太空游客 。
近日 , “ 长征十一号 ” 火箭首任总指挥、国内首家混合所有制商业航天企业中科宇航董事长杨毅强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 随着商业模式的完善 , 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 , 票价约200万到300万元人民币 。 “目前 , 中国的商业航天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 , 并有望在5年内进入3.0时代 。 ” 此前 , 杨毅强曾介绍中国版太空旅行的细节 , 付费游客只需要参加短期的航天飞行培训 , 就可以参与飞行 , 每次可搭乘7名游客 , 发射至距地面100多公里的临近空间 , 停留一小段时间体验太空之后 , 即可飞回地球 。
200万-300万可体验亚轨道旅行 在此之前 , 已经有多位海外富豪登上太空 , 但花费均在千万级别 。 亚轨道旅行又是什么呢?据杨毅强介绍 , 太空旅行目前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 , 这对游客的身体、心理素质等有严格要求;第二种是以维珍银河的 “ 白色骑士 ” 为代表的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 , 但该模式舒适感和安全性较差;第三种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 , 适合大部分人群 。 亚轨道一般是指距地面20公里~100公里的空域 , 处于现有飞机的最高飞行高度和卫星的最低轨道高度之间 , 也称为临近空间或空天过渡区 , 大致包括大气平流层区域、大气中间层区域和部分电离层区域 。 在亚轨道飞行仍然会受到地球引力的牵引 , 但在一定时间内(高于卡门线 , 失去空气阻力时)可以体验到失重的感觉 。 亚轨道飞行的最高点必须高于卡门线 , 即海拔一百公里的大气层上界面 , 否则空气阻力将使得轨道不确定 , 从而不能认定为亚轨道飞行 。 而300公里以上的飞行为轨道飞行 , 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轨道则在400公里左右 。此前杨毅强曾表示 , 太空旅游可分三步走 , 亚轨道旅行是第一步 。第一步是亚轨道旅行 , 目前相关技术较为成熟 , 可解决火箭故障逃逸、生命保障等问题 , 且大部分普通人的身体状况也可适应; 第二步是建立民用空间站 , 也可称之为 “ 太空旅馆 ” , 人类进入轨道后 , 可在太空驻留 7 天甚至更长时间; 第三步是月球旅游 , 在月球开展各类科研活动等 。
中国太空旅游三步走时间表
资料来源:德讯证顾整理
(资料来源:同花顺 , 德讯证顾整理)
涛哥观点
涛哥认为 , 太空旅行已有二十余年历史根据《2022年太空旅行行业研究报告》中的说法 , 太空旅行就是以娱乐为目的的人类太空旅行 , 是基于人们遨游太空的理想 , 到太空去旅游 , 给人提供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 , 包括失重飞机、高空气球、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等 。 其中亚轨道飞行和轨道飞行意味着平民能够真正进入外太空 , 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感 , 甚至绕地飞行 , 因而更具吸引力 。 航天航空板块是太空旅行最大的受益者 , 建议重点关注 。
推荐阅读
- 宇航员屡屡看到幻觉,是真的还是假的?浩瀚宇宙真的有魔力?
- “好消息!好消息!”2025年中国有望开启太空旅行,可以去找嫦娥仙子了
- 民营火箭发射成功,中国商业航天按下“加速键”,2025年开启太空游
- 土星周围的行星是怎么形成的
- 女宇航员在太空生活那么久,若来了生理周期怎么办?办法真是高明
- 为何重力会向下而不是向上?科学家给出答案,看完明白了
- 守恒定理究竟是什么呢?
- 1分钟,提升对绿氢的认识
- 地球最毒蛇之一,亚洲一哥银环蛇,如何与其它“黑白蛇”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