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文章图片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文章图片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文章图片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文章图片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文章图片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嫦娥探月四期工程已于去年通过立项审批 , 该工程包括嫦娥四号、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四次任务 , 目前嫦娥四号正在月球背面冯·卡门撞击坑开展原位与巡视探测 。

嫦娥四号属于“探月四期任务”
剩下的三次任务中 , 嫦娥八号的发射时间没有悬念 , 就是在2030年前完成发射部署即可 , 此前悬念最大的就是嫦娥六号与嫦娥七号 , 原计划嫦娥七号先于嫦娥六号发射 , 后来两探测器发射时间就展开了“拉锯战” , 一会儿是嫦娥六号先发射 , 一会儿又是嫦娥七号先发射 。
直到近日 , 在与阿联酋签署月球探测谅解备忘录确定嫦娥七号搭载该国拉希德二号月球车的报道中 , 官方披露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是2026年年底前后 , 这才为嫦娥六号与嫦娥七号谁先发射这一问题“一锤定音” 。

嫦娥六号是嫦娥五号备份产品(图为嫦娥五号)
嫦娥六号旨在执行“人类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任务” , 该探测器是嫦娥五号的备份产品 , 只需在月背通信测控方面进行适应性改进即可 , 目前探测器产品已经基本生产完毕 , 计划发射时间是2024年前后 。 反观嫦娥七号 , 目前仍处于产品研制阶段 。 因此 , 嫦娥六号先于嫦娥七号发射已经没有悬念 。
【嫦娥七号发射时间更新,事实证明跳号并不容易,嫦娥六号捷足先登】
嫦娥六号任务介绍
事实证明“跳号发射”并不容易 , 类似跳号计划几年前也有过 , 那就是嫦娥五号原计划在嫦娥四号之前发射 , 后来由于火箭问题不得不延后 , 然而虽然是火箭问题 , 但火箭本身就是嫦娥五号月球采样返回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

嫦娥五号曾因火箭问题封存多年
嫦娥六号作为嫦娥五号的备份 , 项目进度推进顺利是情理之中 , 嫦娥七号作为五器合体的多功能探测器(轨道器+着陆器+玉兔三号月球车+飞跃探测器+中继星 , 现在又增加了承运阿联酋月球车的任务) , 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很“重磅” 。

多器合体的嫦娥七号?
比如 , 轨道器不仅是地月空间摆渡车 , 还是一颗高价值绕月卫星 , 它不仅能获取高分辨率月面影像图 , 还能对月球极区永久阴影区进行高分辨率雷达成像;着陆器要突破首次定点落月的技术难关;飞跃探测器更是要进入永久阴影区对水冰资源进行原位探测……难题众多意味着研制工作更为庞杂 , 对于时间的需求也就可想而知 。
嫦娥七号难度虽然很大 , 但是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 , 通过该任务的实施将进一步巩固我们在月球探测领域的先进优势 。

嫦娥七号效果图
昨天在与网友交流的过程中看到了一则这样的抱怨 , “整整八年才实施3次月球任务 , 是不是太慢了” , 对于这一问题要从三个方面来看:
首先是节奏 , 回顾嫦娥探月工程此前的任务可知 , 每次任务平均时间间隔是3.25年 , 这与当前探月四期后续三次任务的时间间隔基本一致 。 深空探测需要有步骤有规划地实施 , 半个世纪前的阿波罗登月工程创造了载人登月的丰功伟绩 , 但是该工程并不具备可持续性 , 以致于时隔半个世纪后至今NASA尚未恢复月面软着陆能力 , 事实证明深空探测不适合“短促突击” , 而是要“细水长流” 。

嫦娥探月工程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砥砺前行 , 最终成为21世纪人类探月先锋力量 。 图为嫦娥五号各阶段任务 。
再就是要认识到探月四期工程的含金量 , 正如前文所述 , 五器合体的嫦娥七号每一器都很“重磅” , 紧随嫦娥七号之后发射的嫦娥八号还将验证大载重月面着陆技术 , 以及利用月壤3D打印的建站技术 , 通过嫦娥七号与嫦娥八号两次任务的实施 , 我们将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基本型 , 为2030年后全面建成国际月球科研站奠定坚实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