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治疗体内深处肿瘤( 二 )


电子束在近几十年来的放疗中几乎没有得到应用 。 一方面是因为其效应曲线较平缓 , 另一方面是因为相比光子 , 电子束更难加速 。
闪光效应
早在上世纪70年代 , 学者们便发现了闪光效应 , 该效应于00年代在法国奥塞的科研机构被再次发现 , 代表着放疗领域的一大突破 。


研究显示 , 同样剂量的电离辐射 , 暴露时长不同 , 疗效也不同 。
放疗曾经的一个基础假设是 , 同样的辐射剂量 , 对人体的效果必相同——就像泰诺一样:服用多少 , 药效就有多大 。 但研究表明 , 如果同样的剂量在超短时间内递送 , 疗效会发生变化:对健康组织的损害小了 , 但对肿瘤组织的杀伤力不变 。 这意味着同样剂量的辐射 , 照射时间由10分钟降低到50微秒内 , 就能大大降低对健康组织的副作用 , 同时对肿瘤的治疗效果不打折扣 。
利用闪光效应 , 可以更有效、高效地开展癌症治疗 。
2016-2020年间 , 学者利用低能电子束(低于5兆电子伏) , 对闪光效应在临床中的应用展开了初步实验 。 之所以选用电子束而非其他粒子束 , 是因为电子是最容易生成的 。 但遗憾的是 , 闪光效应下的电子束只能穿透几毫米的组织 , 故无法用于治疗体内深处的肿瘤 。
超高能电子束和“快速分级法”
接下来讨论超高能电子束(能级超过150兆电子伏) 。 过去对此类粒子束研究较少 。 高能电子束可以穿透至组织深处 , 破坏光子辐射无法波及的肿瘤细胞 。 但是 , 基于电子直线加速器的治疗仪器若想要与光子放疗仪争夺市场 , 首先必须缩小体量 , 小到医院诊疗室能容纳得下 。
超高能电子束的成本可能会高于光子束 , 但低于质子束 。 深度-剂量曲线显示 , 超高能电子束不仅能到达组织深处 , 还更不容易受到组织不均匀性的意外影响 , 比X射线更优 。
通过辐射浓缩 , 超高能电子束能精准破坏体内深处的肿瘤 。 由于电子束剂量易控 , 故有利于治疗对放射不敏感的肿瘤 。 电子束可以局部照射 , 只让一小部分组织暴露在辐射下 , 这一特性也有利于开发高精度疗法 。 此外 , 浓缩的超高能电子束的进入剂量、远端剂量、近端剂量都低 , 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健康组织和敏感器官的损害 。
以上新型疗法的临床应用仍处于开发阶段 , 待激光技术和加速器进步后才能投入实际使用 。 我们将这种放疗手段称为“快速分级法”(fast fractionation) , 已经开始对其生理效果进行研究 。 初步结果显示 , 激光脉冲率高低会影响电离辐射的毒性 。 闪光照射的长度、单次脉冲的辐射剂量都会影响毒性高低 。 因为现在的科研仍处于早期 , 闪光效应的原理尚无法解释 , 但可以确定的是 , 这方面的研究潜力无限 , 必定能促进更高效的放疗方案的开发 。
Isabelle Dumé
参考资料:
https://loa.ensta-paris.fr/fr/accueil/

Alessandro Flacco
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联盟)助理教授

Isabelle Dumé
科学记者 , 物理学哲学博士

End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