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 , 治疗体内深处肿瘤
作者:Isabelle Dumé
编辑:Meister Xia
导读:
电离辐射在医学中有多种用途 , 包括医学成像、诊断、癌症治疗等 。 借助辐射对生物体的杀伤作用 , 可开发一系列治疗手段 。 但是辐射不仅可以杀死或减缓癌细胞的生长也会对附近的健康细胞造成损伤 。 如何更好地区分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怎样提高电离辐射对癌症的治疗效率?激光等离子体在电离辐射中起到何种作用?本期为《Lasers: promising ap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beyond》系列一 , 作者Isabelle Dumé带我们了解电离辐射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 以及激光在该领域的应用 。
一览:
- 【利用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治疗体内深处肿瘤】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利用高能、超短的激光脉冲 , 在短距离内发射高能微粒子 。
- 电离辐射在医学中有多种用途 , 包括医学成像、诊断、癌症治疗等 。
- 放疗利用的是电离辐射对生命体的杀伤力 。 健康细胞的辐射耐受性比癌细胞略高 , 科学家正是基于此开发出放疗方案 , 以恰到好处的辐射剂量杀死肿瘤细胞 。
- 当前有学者在研究超高能电子束的使用 , 理论上能用其治疗体内深处的肿瘤 , 实现更彻底的疗效 。
最新的研究显示 , 放疗的生理效果不仅取决于辐射总剂量 , 还取决于照射的时间间隔和次数 。 巴黎综合理工学院联盟应用光学实验室的学者们正在研究超高辐射剂量的治疗效果 , 以开发能更好地区分健康细胞和肿瘤细胞的新型放疗方案 。
应用光学实验室所使用的激光仪器产生的脉冲超短 , 时间数量级在10-15s(飞秒)到10-12s(皮秒)之间 , 但脉冲的能量超大 , 击中靶向目标时可瞬间将其电离 , 转化为等离子态——原子内的电子脱离原子核的吸引 , 带负电的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的离子共存 。 在这种状态下 , 自由电子便能与激光发生相互作用 。
若形成的等离子体密度极高 , 激光无法穿透 , 脱离原子核的电子会导致靶向物质爆炸 , 让离子加速 , 从而在半径几毫米的范围内产生兆电子伏能级的离子 。
若形成的等离子体密度低 , 激光脉冲的扩散会产生尾波场 。 尾波场的扩散速度等于光速 , 陷入其中的电子会被加速 , 获得能量(就像被卷到浪尖的冲浪手) 。 通过这一手段形成的电场梯度可高达100 GeVm-1 , 远高于传统技术(射频谐振腔)所形成的电场梯度(0.1 GeVm-1) 。
图片来源:PI France
电离辐射在医学中有多种用途 , 包括医学成像、诊断、癌症治疗等 。 借助辐射对生物体的杀伤作用 , 可开发一系列治疗手段 。 电子束对癌细胞的损伤效果与临床放疗最常用的质子束类似 。 高能电子束会通过”轫致辐射“效应将其大部分动能转化为X射线粒子 , 从而触发负电子、正电子和光子的级联 , 并通过非弹性碰撞使癌细胞等目标物质直接电离 , 或者间接生成有杀伤力的自由基 , 从而破坏肿瘤 。
健康细胞与癌细胞的辐射耐受性差异
无论何种治疗方案 , 都需要权衡疗效和副作用 。 放疗利用的是电离辐射对生命体的杀伤力特质 。 健康细胞的辐射耐受性比癌细胞略高 , 科学家正是基于此开发出放疗方案 , 以恰到好处的辐射剂量杀死肿瘤细胞 , 同时避免对健康细胞造成太大影响 。
激光加速的粒子束有两类变量可控 。 我们首先讨论粒子类别 。 现在放疗最常用的两种粒子是光子和质子 , 但它们进入生物组织内的效应曲线差异较大 。 光子释放能量的效应曲线从皮层由浅到深 , 呈倒指数曲线 , 组织表面接受的剂量最大 , 越深处剂量越小 。 因此 , 制定针对体内深处肿瘤的放疗方案时 , 既要控制组织表面的辐射剂量不能过高 , 又要确保辐射到达肿瘤所在处时仍有疗效 。 这一平衡难以把握 。
光子束由于生成容易 , 在放疗中广为应用 。 质子束的应用现仍处于初期 , 因为所需设备体量较大 。 光子放疗仪仅需约20平米的房间放置 , 但质子放疗需要回旋加速器 , 只有数百平米的大楼才能容纳得下 。
推荐阅读
- 低温等离子体及协同催化降解VOCs研究进展
- 刺激!嫦娥七号要在月球上放飞“无人机”,还要带阿联酋一起玩,携带的两辆月球车里有一辆就是阿联酋的
- 等离子体弧增材制造In625Ni–Cu功能梯度材料
- “别再寻找外星人了!”美国科学家发出警告:人类可能有危险
-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可能存在着“等离子体生命形式”
- 把癌细胞注射进健康人体内,会得癌症吗?美国专家做了大胆的实验
- 用于超快光纤激光器的“即插即用”等离子体超光纤
- 人类极限很强大?若地球越来越热,气温到多少度人类将无法适应?
- 黑门:精彩程度丝毫不输灵笼,人类群体的智商可以集群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