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外包装的酒 , 酒的品质出现了变化 , 多数不好喝 。 您想想 , 在并不富裕的农村 , 在酒的价格和本地酒差不多的情况下 , 要保证利润 , 只能降低酒的品质 , 甚至一些酒的品牌 , 我听都没听说过 。
村里人吃席时喝的酒 , 人们从谈论酒好不好喝转移到酒大不大气 , 与此同时 , 喝酒人群的关注点也如此这般发生了变化 , 外观比内在重要 , 成为人们的共识 。 外观打败内在后 , 本地酒厂引来了倒闭 , 可能那些老老实实酿酒的职工们下岗后也不明白 , 为啥自己会失败 。 当然 , 没几年 , 大家都明白了 。
农村的席面在县城操办 , 是宴席上酒水的分水岭 。 红色包装也随之退出舞台 , 价格成为衡量酒之好坏的唯一标准 , 至于什么红色喜庆的寓意 , 没人在乎 , 贵的酒 , 寓意最好 。 人们操办宴席 , 大家聚一聚闹一闹捧场的心思也发生变化:礼金越来越重 , 你人来不来不要紧 , 钱到了 , 情谊就在 , 钱不到 , 以后形同陌路 。
来吃席的人们 , 因为花费重金 , 这顿饭必须吃好喝好 。 觥筹交错下 , 人们双眼通红 , 席面上的酒比自家办
甭管人们心里怎么想 , 此时吃席时候还比较热闹 。 到了近几年 , 人们对吃席的欲望愈发降低 , 有些人有了反感 。 碍于情面 , 不得不去时 , 随了礼 , 坐一坐便走 , 席面上的菜可能动几筷子 , 酒是一口不喝 , 理由也很正当——我开着车呢 , 我身体不好等等 。
聪明的人家发现上述问题 , 在席面上的酒之价格上动起了脑筋 , 反正没人喝 , 随意上点拉倒 , 毕竟多省下来一分 , 自己可以多挣回一分 。 吃席时候的酒 , 终于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位 , 席面上的热闹也不再由亲友来衬托 , 转成花里胡哨的仪式 , 婚礼靠瞎闹 , 丧礼靠请人哭 。
【散文:乡村吃席喝酒变迁记】酒自己也郁闷 , 我招谁惹谁了 , 我不就是喝的嘛 , 怎么这么多心思?这愚蠢的人啊 。
推荐阅读
- 永久禁止槟榔销售?湖南人有话说!
- 俗语“红事礼到人不怪,白事礼到人不收”,啥意思?为何有区别?
- 农村酒席的尴尬现象,高档酒水随处可见,但却无人问津究竟为何?
- 泰国海关缴获逾3万斤走私猪肉
- 2021年,79岁老汉遭儿媳用铁锤暴打,又被儿子撵出门,邻居:该
- 以前见到这种树就怕,却不知它价值很高,全身都是宝,不妨认识下
- 遥望秦岭,野果熟了
- 纪实:妻子经常外出,丈夫监听车上窃听器:刚在车上交流完
- 1973杨得志到农村看老战友,发现他看病都没钱,县委:怀疑是特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