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世界第一个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的国家、世界第一个专门探测天王星的航天器……这些殊荣 , 极有可能都是由我们中国斩获!在2022年国际宇航大会(IAC)上 , 我国航天人介绍了我们的宏伟计划 。
当地时间9月21日 , 我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获得了2022年度“世界航天奖” 。 在此基础之上 , 我国航天人自信地介绍了我国的后续行星探测计划 , 从天问二号到天问四号 , 许多任务是连美国都还没有实现的 。
天问二号小行星体积虽然不如行星 , 但在太阳系中的地位无可替代 。 这些小天体记录了太阳系天体最古老的历史 , 可以帮助天文学家了解太阳系的演化历程 。
我国将要探测的小行星名叫2016 HO3 , 它属于近地小行星中的阿波罗小行星 , 直径仅41米 。 它是地球的一颗准卫星 , 也就是说虽然它不直接围绕地球公转 , 但始终和地球保持着稳定的相对位置 。
去年还有一项研究认为 , 2016 HO3可能是从月球上被轰炸出去的一部分 。 到底是不是这样 , 就要看我们采集到的样本带回地球之后会分析出怎样的结果了 。
很多人知道 , 探测小行星这件事 , 已经不是人类的第一次尝试了 。 不论是美国还是日本 , 都已经进行过不止一次小行星探测了 。 我们在他们后面进行探测 , 是不是说明我们不如这两个国家呢?
答案是否定了 。 在此之前 , 这两个国家探测的小行星直径都在几百米的级别 , 比2016 HO3要大得多 。 相比之下 , 我们的探测任务需要航天器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复杂的技术 。 从这一点来说 , 虽然我们的天问二号比这两个国家晚 , 但完全能够达到后来居上的水平 。
在此之前 ,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行星科学与深空探测实验室主任季江徽曾经表示 , 小行星表面采样有望成为我国从航天大国提升为航天强国的标志性事件 。
天问二号不仅会进行小行星表面采样的任务 , 它在把样本空投到地表之后 , 还会重新启程 , 去探测一颗名叫133P的彗星(也叫小行星113P) 。 这颗彗星位于小行星带内 , 也就是所谓的主带彗星 。
根据计划 , 天问二号有望在2024年发射升空 , 利用1年的时间抵达2016 HO3 , 然后花1年的时间进行近距离探测和表面采样 , 再用半年的时间将样本带回地球 。 它不会返回地表 , 而是从太空将样本抛回地面 , 然后再花7年的时间前往113P彗星进行近距离探测 。
值得一提的是 , 民间一直有传闻 , 说这个探测器的名字会定为“郑和号” 。 不过在官方消息出来之前 , 大家不用着急下定论 。
天问三号
天问三号也非常值得关注 , 那就是火星表面的采样返回计划 。 火星曾经是一颗非常宜居的行星 , 甚至有可能孕育生命 。 尽管人类已经发射了许多火星车去探测 , 都不如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实验室进行分析更加透彻 。
根据计划 , 在2028年左右 , 我们的天问三号探测器就会发射升空 , 并在2030年完成采样 , 最终在2031年将火星样本带回地球 。
我们知道 , 美国宇航局的毅力号火星车此刻正在火星表面进行采样 , 但是它采集到的样本却不能马上带回地球 , 而是需要另一个航天器去取 。 根据目前的计划 , 这个航天器不会早于2030年发射 。 这么看来 , 虽然我国的采样工作开始得晚一些 , 但却能够率先回到地球 , 创下世界第一的纪录 。
实际上 , 如果大家对中国的载人登月计划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发现 , 这两个计划的发射方式有些类似 , 都是连续发射两枚火箭 , 然后在太空中实现对接 。
推荐阅读
- 地球防御计划启动:美飞行器将撞击小行星,试图改变其飞行方向
- 非洲博茨瓦纳,两只雄狮正在“交配”,雄狮“性取向”出现问题?
- 山峰的高度受到了限制?为什么有人说,地球的山不会超过2万米?
- 固然残忍但也有乐趣:二战中9条有趣的事实!平淡而不失意外
- 人类的足迹还未踏上火星,就已经开始污染它了
- 阿联酋火星轨道器任务有大收获,现在月球车任务也已准备就绪
- 长征九号又变了,火箭发动机由甲烷换回煤油,方案为何一再调整?
- 关于大海的故事
- 科学是人类的文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