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剑桥后 , 钱永健师从理查德·阿德里安 , 开始研究起人类最复杂的器官——大脑 。
1980年 , 钱永健发明出了一种染料分子 , 可以检测钙离子的浓度 , 也可以追踪人体中的钙离子 , 这种应用在当时十分受欢迎 , 而钱永健也凭借这一发明在世界上崭露头角 。
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后 , 钱永健继续进行着研究 , 1994年 , 钱永健从荧光水母中获得了一定的灵感 , 又结合前辈村修与沙尔菲的研究 , 改变了荧光蛋白的氨基酸排序 , 让荧光蛋白能够发出不同的颜色 , 并且让发光的时间更长、也让亮度更亮 。
这样一来 , 研究人员就能详细地观察一些细菌或者其他细胞的遗传信息 , 甚至还能通过这个方法观察到有害细菌、癌细胞等的生长状况 。
所以钱永健总是强调自己并非荧光蛋白的发明者 , 他只是完成了整个研究的“最后一步”罢了 。
在2008年 , 钱永健与村修和沙尔菲三人因为这个项目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
因为他钱学森侄子的身份 , 不少人拿他们两个人作比较 , 当听到钱永健说自己是美国的科学家后 , 不少人便开始对他进行批判与抗议 。
有人认为 , 钱永健明明血液里流的是中国人的血 , 他的祖宗是中国人 , 他凭什么要否认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但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 , 钱永健说的也没有错 , 他在美国出生 , 在美国长大 , 接受的是美国的教育 , 他觉得自己是美国人这无可厚非 。
钱永健还曾说过 , 自己的中文很不好 , 甚至称得上的完全不会说 , 日常交流使用最多的还是英语 , 连自己的名字写起来都歪歪扭扭 。
有一次 , 与钱永健同一实验室的两位华裔同事用中文互相交流 , 他们都说非常想念国内的枇杷 , 想起来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
在一旁的钱永健却一头雾水 , 他忍不住插话说:“琵琶是一种乐器 , 怎么能吃呢?”
那两位同事听完后捧腹大笑 , 给他详细地介绍了“枇杷”这种热带水果 。
通过上面的这则故事 , 我们不难发现 , 钱永健对于中国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
但我们也不应该过分地指责他 , 科学家虽然有国界 , 但科学是没有国界的 , 他的研究成果是在为全人类做出贡献 , 受益的是全世界的人类
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后 , 有人曾经向钱永健发出提问:未来会选择什么样的研究方向 。
钱永健给出的回答是:“将来应该会为了能攻克癌症而努力 , 希望自己能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 ”
因为他的父亲钱学榘就是因为癌症去世的 , 从确诊胰腺癌到去世 , 中间只隔了6个月不到的时间 。
可惜的是 , 钱永健攻克癌症的愿望还没有实现 , 64岁的他在2016年8月24日去世了 , 世界上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就此陨落 。
他的一生为生命科学界带来了很多的惊喜和财富 值得我们敬仰也同样值得我们怀念!
推荐阅读
- 延续6200万年,五个时期组成,第三纪的气候和地理为何复杂?
- “孤雌繁殖”是什么?人类可能拥有这种能力吗?会发生什么变化
- 为什么有人说世界是虚拟的?看完这些案例,不得不让人深思!
- 大自然母亲的错误照片让我们大开眼界
- 外表恐怖的锈链蝮链蛇
- 什么是基因,它们能改变后代的性状吗?
- 雄性猫咪为什么非要长倒刺,来刮伤雌性?人类和它们有什么区别?
- 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寿命?
- 世界上第一个人从哪来的 猿猴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