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馆饭店行业冒出的“五钻酒店”最近引发关注 。
上海消费者王女士反映 , “原本想订一个好一点的酒店 , 于是在某OTA平台(在线旅游平台)选的是五星级酒店 , 看到一家价格很合适 , 就预订了 。 可到了之后才发现酒店的环境很差 , 一查才知道是平台自己评的‘五钻酒店’ , 不是五星级酒店 。 平台把自己的‘五钻酒店’和五星级酒店混淆在一起 , 真让人防不胜防!”
在大多数消费者的认知里 , “酒店评级 , 独此一家”——比如五星级酒店由全国旅游星级饭店评定委员会 , 按照《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指标评定 , 达到五星级饭店标准的 , 授予五星级旅游饭店标牌 。 这个标准多达84个硬性指标 , 可见评选十分严格 。 但让人很意外的是 , 在五星级酒店之外还冒出“五钻酒店” , 消费者在预订酒店时 , 一旦不注意或分不清两者的区别就会被误导 。
“五钻酒店”又是怎么来的?原来 , 是某些OTA平台自己评定的 , 主要考虑酒店综合设施设备、客户入住点评等因素 , 参考星级酒店挂牌标准 , 评选出钻级酒店 。 这样的评定标准是否合理 , 评定程序是否规范 , 我们不得而知 , 应该说没有星级酒店评选那么严格 。 一旦消费者将“钻级酒店”当成星级酒店入住 , 由于两者在软硬件方面反差明显 , 无疑让消费者愤怒 , 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 。
某些OTA平台不但在评级方面混淆了钻级与星级酒店 , 而且在平台预订界面将两者放在一起 , 更让消费者难分清 。 记者在某平台实际体验发现 , 当点击“选择价格/星级”按钮后 , 出现的是“四星(钻)”“五星(钻)”等选项 。 这似乎让“钻级酒店”与星级酒店变成一样的服务标准 , 因为两者并列、平等 。 除了误导消费者外 , 还可能违法对星级酒店构成不正当竞争 , 扰乱了市场秩序 。
虽说在市场经济中 , 法律并没有明确禁止市场主体搞评定、评选 , 之前一些网络平台也自行搞各种评选评定活动 , 但市场主体所搞的这类活动 , 既不能对消费者造成误导 , 也不能扰乱市场秩序构成不正当竞争 。 想想看 , 部分消费者本来要入住星级酒店 , 而被“钻级酒店”误导后 , 会造成星级酒店客户流失和营收损失 。 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等角度来说 , 应规范钻级酒店评定 。
OTA平台可以对自己平台上的酒店搞评选、评定活动 , 但必须与星级酒店评定有显著区别 , 最好是在评定符号、对象、标准等方面错开评定 , 以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 并避免对星级酒店造成不正当竞争和市场混乱 。 同时 , 这种评选结果在宣传、使用等方面也要与星级酒店有显著区别 , 比如在预订界面应将“钻级酒店”与“星级酒店”分开展示 , 并有醒目的提醒说明 。
【ota|“钻级酒店”评定能否取缔?】坦率说 , 因星级酒店有严格的评定标准 , 在消费者心中留下良好的服务印象 , 因此服务收费较高 。 而非星级酒店的软硬件服务一般无法与星级酒店相比 , 却总想把自己与星级酒店混淆在一起 , 以获取更多利益 。 而部分OTA平台搞“五钻酒店”评定 , 从某种程度来说 , 是助纣为虐 , 给了部分非星级酒店误导消费者、对星级酒店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机会 。 对这种存在弊端的评定 , 最好予以取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