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美食-麻辣白砍鸡 摄影/Amanda Pu
这一次 , 来自福建诏安核心产区的青梅 , 来自武夷山核心产区的岩茶大红袍 , 与来自万里长江第一酒镇白沙镇、经历了无数繁复工艺和窖藏才完成的基酒一起 , 构建了属于山与水的艺术品 , 完成了福建的山与重庆的水之间的完美契合 。
大红袍梅见 。
左:白沙镇 右上:武夷山 右下:青梅
02灵动通透的酒大红袍梅见使用的青梅来自于福建诏安 。
诏安青梅的核心产区位于福建南部沿海的诏安县 , 冬无严寒 , 夏无酷暑 , 气候宜人 , 全年无霜 , 这让青梅在这里迟迟不会落叶 , 漫长的光合作用时间让它累积了丰富的氨基酸与可溶性固型物 , 将梅子独有的果香与果酸更深地锁定 。
青梅
清明过后 , 诏安的青梅开始转为八、九分熟 , 颜色带黄且散发梅果香气 , 口感较为柔软 , 这个时候 , 挑选果大 , 皮薄 , 肉厚 , 质脆 , 汁多 , 核小的梅子 , 在采摘后72小时内开始进行酿制留存 。
人工采摘
青梅并不太适于直接食用 , 它和酒自古以来就是一对CP , 在对它的味觉的记载上 , “青梅煮酒论英雄”这种慷慨豪迈的时刻很少 , “和羞走 , 倚门回首 , 却把青梅嗅”“妾弄青梅凭短墙 , 君骑白马傍垂杨 。 ”这一类比拟少女青涩甜美的句子更多——当新鲜青梅果与酒融合在一起的时候 , 酒体简单萃取了果味中独特的琥珀酸 , 被收藏的山中清香的味道与酒香结合在一起时 , 整个梅酒顿时变得更加灵动更加通透 , 这种果味也让喝酒这件事情更加松弛 。
梅见大红袍茶梅酒
03最富传奇色彩又广为人知的农产品大红袍的核心产区是福建武夷山 , 它也是福建最富传奇色彩又广为人知的农产品 。
真正意义上的大红袍 , 仅仅产于那几颗在传奇故事中以多种版本出现的母树 , 它们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 , 这里日照短、昼夜温差大、山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 , 让它们的风味格外悠长 , 这样的天赋优势 , 让它变得不可取代 。
福建武夷山 摄影/游力克
2006年 , 武夷山市政府开始对大红袍母树进行“停采留养” ,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茶叶已成绝响 , 1982年就有用母树枝条扦插繁殖成功的大红袍品种推出 , 1988年茶叶审评专家鉴定在品质风韵上已达到原母树风味 。
岩茶采摘
如今被认可的大红袍原产地武夷山产区 , 方圆60公里 , 有36峰、99名岩 。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凉 , 年降雨量2000毫米左右 , 幽草涧边丛生 , 山间常年云雾弥漫 , 阳光无法直射 , 更无风害 , 即使在福建 , 也很难找到如此润滞的小气候 。
大红袍梅酒中的大红袍 , 正源于此 。
大红袍原产地武夷山产区 摄影/游力克
04五代传承的大红袍师傅有了好茶 , 还需要好的制茶师傅 。
大红袍梅酒中大红袍的制茶监制是陈孝文——2006年 ,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时 , 有12位传承人“位列仙班” , 陈孝文在当时就是其中最年轻一位 , 彼时年仅24岁 。
【浙江省|从山与水之间,找到最中国的味道】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陈孝文 摄影/游力克
陈家是武夷岩茶世家 , 五代岩茶技艺传家 。 其太公陈书省是武夷岩茶技艺及审评标准的开创者和奠基者 , 被武夷岩茶泰斗姚月明先生尊为“省公”;曾祖陈礼帽 , 在民国时期岩茶界中更是赫赫有名;祖父陈谨造一生事茶 , 潜心岩茶研究数十年;父亲陈墩水是天心村第一个民办岩茶厂的创始人 , 更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牛栏坑山场的推动者 。
武夷岩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陈孝文父亲 陈敦水
陈孝文从小耳濡目染 , 从十多岁便随父亲做茶 , 迄今已近二十年了 。 在陈孝文看来 , 处理茶叶 , 要做坏很容易 , 做好也不稀奇 , 但要做到最好 , 却是最难 。 “倒不是说武夷茶的工艺多么复杂 , 只是做茶有很多微妙的东西 , 像做青 , 三红七绿的标准 , 就很少有人抓得准 , 因为没有什么字面上的严格指标 , 只能靠经验 。 ”
晒青
孝文好酒 , 所以他对大红袍梅见的原料制作格外仔细 , 在核心产区中 , 他挑选了最适合梅酒口味的山场 , 经过十多道工艺之后 , 香型典型、醇厚悠长 , 焙火香、山场香、品种香都有非常好的表现 。
挑选
05万里长江第一酒镇大红袍梅见的酿制地点在重庆江津白沙镇 , 一个在中国白酒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地方 。
推荐阅读
- 浙江省|浙江这个被时光遗忘的古村,竟有诗画般的风景,被誉为江南秘境
- 龙兴寺|江西这一景区,有六大景区,四十余景点,还能欣赏原始森林!
- 海岛|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东南第一学金陵!
- 露营|那些太仓不能错过的美食,吃起来如此惊艳,去太仓旅游的人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