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引言
因此 ,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公司财务领域的重要内容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
投资者判断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是什么?首先 ,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 , 我们需要知道 , 公司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 , 不仅使管理层可以通过盈余管理活动获取超额报酬、资本利得和职业发展空间等私人收益;同时 , 向外界传递关于公司盈利水平的虚假信息 , 还严重干扰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作 , 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
盈余管理的重要性在日益开放的经济环境中 ,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务种类不断增多 , 收益来源趋于多元化;其中 , 非经常性盈余在公司盈余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 , 成为一些公司操纵利润的重要途径 。
无论亏损公司还是盈利公司的盈余管理活动都相当倚重非经常性损益 。 然而 , 在公司的盈余结构中 , 经常性收益是公司的核心收益 , 与净利润相比 , 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 , 投资者和分析师可以据此判断公司真实的盈利能力以及预测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还有 , 大多数公司的债务契约也会受到核心盈余的影响 。
为了避免非经常性损益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产生负面影响 , 更全面和真实地揭示企业的盈利状况 , 我国证券监管部门自2001年起在首次公开发行、配股、增发、发行可转换债券、退市、恢复上市、特别风险提示以及股权激励业绩条件等方面 。
均要求涉及净利润的财务指标时要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者为计算依据 , 并在此后逐渐强化了核心盈余的重要性 。 但是 , 为了满足投资者预期、分析师预测或满足市场监管政策的达标参数 , 管理层具有强烈的动机通过对盈余构成中的经常性项目与非经常性项目的重分类或选择性披露 , 提高核心盈余或降低非经常性收益 。
证监会在近几年连续发布的《年报会计监管报告》中指出 , 我国上市公司未能严格按照规定恰当识别非经常性损益项目 , 或未充分披露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相关信息 , 普遍存在操纵“扣非后净利润”的现象 。
尽管这种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活动仅改变了盈余项目的分布 , 并不影响净利润的数值 , 却造成投资者难以识别核心盈余的持续性 , 从而产生了核心盈余异象 。
因此 , 如何缓解管理层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 , 提高盈余结构的信息含量 , 改善核心盈余的定价效率 , 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现有研究广泛讨论了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治理机制 , 发现大股东监督、机构投资者持股、董事会安排、外部审计、信息披露政策等 , 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管理层操纵核心盈余的行为 。 但是 , 至今尚未发现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归类变更盈余管理的经验证据 。
资本市场的限制资本市场开放取消或放松了外资参与境内上市公司股票交易的限制 , 这些来自发达资本市场的境外投资者追求价值投资 , 普遍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成熟的交易策略 , 能够对公司实施强有力的监督 , 使其面临提高信息披露和内部治理水平的更大压力;而且 , 他们的交易行为还会吸引更多的财务分析师、媒体的跟踪与关注 , 以及促使外部审计发挥更大的监督效力 , 有助于改善境内公司的外部信息环境 。
此外 , 资本市场开放也推动了市场间的监管合作 , 对于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 。 所以 , 资本市场开放能否抑制管理层的归类变更盈余管理行为 , 提高核心盈余质量 , 值得进行深入探讨 。
【投资者判断公司持续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是什么?】我国证监会先后启动的沪港通、深港通等跨境股票交易的互联互通机制 , 允许境内外投资者通过当地证券公司或经纪商买卖规定范围内的对方交易所上市的股票 , 推动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 。 基于互联互通政策实施的制度背景 , 本文系统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归类变更盈余管理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
推荐阅读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 电动车被偷,女贼理直气壮:我只是借不是偷!
- 事发在重庆一公交站,现场一轿车司机昏迷,公交车司机出手相救
- 好!名记:佩林卡依然活跃在交易市场上,湖人在追求30+6锋线
- 男子发现妻子与情人在一起后,砸烂情人的奔驰车被判刑
- 上海男子遛狗不拴绳被路人骂,抄起板凳狠砸七下,冲动行为酿血案
- 河南村妇自称“乌龟精下凡”,咬掉2人舌头,丈夫被活活闷死
- 上海30岁男子炒股输光上海市区两套房,1700w!
- 经典案例:2005年云南一起荒唐的家庭伦理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