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粉丝的辛吉飞被骂到删号,“绝命毒师”败给了商业资本?( 三 )



然后经过搅拌均匀 , 装盘入炉 , 经过一轮加工之后 , 像模像样的人造牛肉粒便大功告成了 , 配上酱料 , 吃起来味道还真像牛肉(还能拉丝) 。

合成山楂果茶 , 不用半颗山楂 , 只需用上红色素、山楂精油、甜蜜素、安赛蜜、三氯蔗糖、果葡糖浆等一系列材料 , 按比例加入清水后搅拌均匀 , 不含山楂的山楂果茶便制作完成 。

人工合成牛排 , 将大块肉打碎成泥 , 加入催化剂静置一段时间 , 接着按照惯例调配酱料 , 给肉排“上色” , 一块“合格”的牛排就这么完成了 。

同样 , 雪花羊肉片也是靠“科技加狠活”就能搞出的 , 利用鸭肉、羊肚腩肉和边角料碎肉混合起来 , 用保鲜膜包紧实冷冻24小时 , 之后拿出来切成片 。

除了以上这些 , 还有合成花生露、合成蜂蜜、合成燕窝、合成蟹黄酱、合成珍珠奶茶等等 , 尽是各种大开眼界的“美食制作”流程 , 让很多人看了都有些脊背发凉 。
随着辛吉飞的视频点击量升高 , 越来越多网友看完之后都有种“一语惊醒梦中人”的反应 , 感觉自己都被餐厅里的美食给蒙骗了 , 原来全是“科技加狠活” 。

另外 , 在辛吉飞的名气大火同时 , 网上也开始冒出了一些“同行” , 他们同样手持“海克斯科技” , 专门为观众们揭示其他食品行业里不为人知的秘密 。
其中比较出名的第二位代表人物就是“刘怂” , 他是烤肉店老板 , 凭借一句“三花淡奶 , 直接将清水变成奶白色浓汤”成功火出了圈 。

仅两周时间 , 刘怂账号涨粉超260万 , 累计粉丝量300多万 , 其8月25日发布的“三花淡奶煮羊汤”视频获赞76.3万 。
在两位科技美食博主的视频发布下 , 各种令人意想不到的餐饮界“科技秘密”被展示出来 , 使得公众们对于食品安全、食品工艺领域的关注陡增 。

很多网友都发出类似这样的感慨:“看了绝命毒师的视频后 , 我再也不敢直视路边摊了”、“怪不得早餐店的素包子和肉包子一个价 , 大豆蛋白、食品添加剂 , 那可不得一个价”、“老妈督促十多年都没戒掉的外卖 , 辛吉飞几条视频就做到了” 。
外界对食品行业里的“海克斯科技”讨论愈演愈烈 , 以至于引起了中国食品报融媒体的高度关注 。

它曾发布了两条批评针对辛吉飞的批评视频 , 指责他在贩卖焦虑 , 所说所言都是在抛开剂量谈毒性 , 宣扬低价有罪论、传播犯罪手法等等 。
还有一些餐饮自媒体也发视频痛斥辛吉飞的内容 , 是在拿食品安全问题当流量密码喧哗取宠 , 只会对餐饮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 , 还表示这种视频模式对中国对大多数用心做事的餐饮商家 , 就是一种侮辱 。

正是因为如此 , 平台方面出于求生欲的考虑 , 这才有了开头那则客服与他私聊的视频 , 以及主动销号、公开回应等后续事件的发生 。
在官方点名、客服谈话、当事人销号等一系列现象的影响下 , 有关辛吉飞以及食品安全等话题也被推到了网络舆论的风口之上 。

很多粉丝都说辛吉飞的做法动了资本家的蛋糕 , 所以才会招来风浪 , 他们越是要反对 , 就说明辛吉飞做得越正确 。


如今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一周左右 , 网上的争论还在继续中......
民众们的这份焦虑情绪 , 其实很好理解 , 一直以来大众们对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 , 网上又时常会曝出餐饮行业存在的“黑箱”现象 , 双重因素的存在无形中加深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 。

深层次的矛盾从古至今 , “民以食为天”的原则一直未改变 , 食品安全关乎到大众百姓的生命健康 。

社会上 , 总有一些不良商家为了牟取更多利益而采取不正当手段 , 为了压缩成本不顾食品安全和对消费者造成的健康隐患 。
十几年前 , 电视、报纸上曝光过的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毒大米等新闻曾一度引发了群众对于市场食品的担忧 , 也加深了民众对其的重视 。

如今 , 很多消费者在平时买包装食品的时候 , 都会习惯地看一眼配料表 , 看下都有些什么成分在内 , 以此了解产品里面的配料和添加剂 。
但是一到去饭店、烧烤档、餐厅等地方 , 你就没法知道店里的食材到底干不干净 , 里面都加了些什么 。

有人说过 ,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关键在于量 , 但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却很难 , 因为餐饮商家并不会告诉你包含哪些配料 , 更别说拿出直观的配料表、营养成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