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玉米卖6元,究竟是真助农还是借此想牟利


一根玉米卖6元,究竟是真助农还是借此想牟利


文章图片


一根玉米卖6元,究竟是真助农还是借此想牟利


文章图片


一根玉米卖6元,究竟是真助农还是借此想牟利


一根玉米卖6元还是卖7毛?秋粮收获时节 , 电商平台的玉米价格再次引发热议 。 这反映出社会对于农业发展、农民利益的日益关注 , 这是件好事 。 但令人惋惜的是 , 这场由“助农”引发的讨论 , 却最终演变成一出“伤农”闹剧 。 不仅伤了农民 , 伤了东北粘玉米的品牌 , 其实也伤到了消费者的利益 。

其它不了解 但是现在非常讨厌打着助农的旗号 商业就是商业 高价的东西我理解不了怎么助农 我理解的是 一个地方穷困种植东西 帮忙找到销路或者一个地方因为一些原因没有办法正常交易 帮忙推销帮助算 面对面点对点的帮助 你从中间商哪里买来了 只能算商业不能算助农吧

说的几毛一穗玉米一点没错 , 不要随便说助农 , 助农是不是让农民的利益最大化?让农民受益才叫助农 , 你们助的是中间商 , 助的是二道贩子 , 我们这个地方种的甜玉米都是合作订单种植 , 到秋天当天送冷库进行存储收藏保鲜处理 , 超过4小时就不行了 , 玉米进去工厂就和农民没有关系了 , 人家厂子卖多少就是人家的事了 , 你们所谓的助农真正的助了这些工厂 , 根本和农民没有关系了

如果进货价不变 , 只是大量采购分销 , 那不能算助农 , 最多算个不错的生意 。 所谓的谷贱伤农 , 不过是种营销方式 。 收购几块一斤 , 售价几块一根 , 钱被电商赚走了 , 农民还是那么穷 。
换个包装 , 翻着倍的卖 , 还冠以扶贫助农的概念 , 利用公众的善良 , 更会伤了农民的心 。 做生意 , 挣钱不丢人 , 但不能靠坑蒙拐骗 , 更不能混淆概念 , 错误引导消费者 。

种地的农民一穷二白 , 带货的主播盆满钵满 , 粮食的议价权不高 , 因为运输储存销售 , 都是问题 。 市场卖的再贵 , 收购价也未必能涨多少 , 不卖就只能烂地里 。
最后主播名利双收 , 农民没多挣几千 , 说不定还转移了矛盾 。 这样的助农 , 还是算了吧 , 不如鼓励村镇自销 , 让当地帮助推广 , 平台给些流量 。

要论扶贫 , 还得看在一线的工作者 , 他们才是真正的先锋队 。 靠主播只能走量 , 滞销产品处理 , 但你看那些帮帮我的店铺 , 都是同一张照片

【一根玉米卖6元,究竟是真助农还是借此想牟利】对此你怎么看 ,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