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多万粉丝的辛吉飞被骂到删号,“绝命毒师”败给了商业资本?( 四 )


我们并不是不知道只要是符合标准的添加剂 , 且使用剂量不超标 , 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危害的 , 可是天底下究竟有多少从业者能真正做到这一点的 , 太多的人都栽在了他们手下 , 每个人都害怕自己会是下一个“受害者” 。

群众不了解真相 , 有关的科普又太少 , 相关负面新闻又太多 , 所有人都被困在一个“黑箱”内 , 除了那些业内人士 , 普通消费者难以触达前述信息 , 从而就给了许多不良商家可乘之机 。
辛吉飞等人的视频之所以会爆火 , 很大程度上就是抓住了民众的这一认知空缺 , 搭配上短视频的整活属性 , 又进一步迎合了群众日益增加的猎奇心理 , 可以说越少见就越好奇 , 关注的人就越多 。

说到底 , 整件事最根本的起因还是源于我们对于未知事物产生的恐惧 , 不知道这其中的水有多深 。
明明是与自己身体息息相关的事物 , 却没有半点知情权 , 等到真相被揭开了 , 就发现原来自己一直都是别人实验台上的“小白鼠” 。

而辛吉飞事件的出现 , 则是将这层矛盾给激化了 , 从而将大众的食品焦虑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 对于像他这样敢于揭示“真相”的人 , 人们自然会将他视为“卫道士”的存在 , 才会对他被举报、销号的遭遇抱打不平 。
不过 , 在大家关心辛吉飞的同时 , 这背后还有很多更复杂的问题还没被注意 。

一直以来 , 在成本、质量和良心三大抉择面前 , 餐饮从业者往往很难去找到一个完美平衡点 , 有些食品放了添加剂味道会更好、观感上更有食欲 , 更受食客欢迎 。
刘怂就曾做过一个小实验:不下嫩肉粉、只用黑胡椒和海盐来对牛肉简单调味 , 然后上菜看看食客的回馈却是“你家肉没别人家的嫩、没别人家香” , 然后他改回原本的“科技”配方 , 结果食客反而纷纷惊呼童年味道 。

而且 , 商家使用的添加剂到底有没有问题 , 是不是符合安全规定的 , 大家心里也没个数 , 导致很多人一听到添加剂就会下意识地往有害的方向去想 。
另外 , 辛吉飞揭示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食品作假或掺假营销的问题 , 并不能完全指代食品制作的过程或产品本身存在安全卫生问题 。
举例子来说 , 辛吉飞合成牛肉粒中使用了鸡肉和其他蛋白 , 如果商家在宣传这是纯牛肉做的话 , 只涉及虚假宣传 , 而非安全问题 , 只有商家在添加剂上出现用途违规或用量超标 , 才能被定为属安全问题 。
也就是说 , 只要不涉及食品安全和虚假宣传 , 他的那些合成食品其实并没有什么错误 。

毫无疑问 , 辛吉飞的做法引发了整个行业的波动 , 甚至会进行一次新的洗牌 , 让更多消费者关注食品安全 , 甚至倒逼整个行业向更规范的方向发展 。
但是 , 在我们了解这场舆论的同时 , 也要理性思考那些更深层次的矛盾 , 不是说光是去拥护辛吉飞、喊着反对资本和黑心企业的口号也就完事了 , 切勿被情绪左右了思想 。

不管怎样 , 在这件事情上 , 群众和从业者都需要好好深思一番 , 究竟真正错误的地方在哪?
结语平心而论吧 , 辛吉飞他敢于主动销毁手中这个有着百万粉丝含金量的个人账号 , 说明他还是有那份敢于揭露真相的决心 , 这一点值得被大家认可 。

只不过 , 这也不能说明他的做法就是完全正确的 , 严格来说他不是一个科普向的博主 , 创作的内容也带有搞笑段子的性质 , 能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支撑视频内容输出还不能给出确切答案 。
其次 , 他的视频里偶尔会存在说辞不严谨的现象 , 比如“头发掉光光”什么的 , 尽管这都是为了节目效果的夸张说辞 ,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明白 。

流量时代下 , 人们的从众心理被进一步放大 , 这种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会被那群“梗小鬼”给到处带节奏 。
“科技加狠活”、“三花淡奶”这些梗本是博主们的个性标签 , 可一旦被那些小鬼拿去不分场合地到处乱刷 , 也很容易伤及无辜 。

不久前 , 那位被大家一直调侃“背景太假”的知名扶贫人“疆域阿力木”就被人说“蜂蜜太假” , 称其是“科技加狠活”做出来的东西 。
为了证明清白 , 他在21日发布了视频 , 请那些默默工作的蜂农出镜来为自家的产品做主 , 最关键的是 , up主在视频也强调:我的背景可以是假的 , 但蜂蜜一定是真的!

虽然只是件小事 , 但它的确反应了一些人乱刷梗的现象 , 也说明了很多人真的是把人家的整活视频内容当真理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