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二:传播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二:传播


文章图片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二:传播


文章图片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二:传播
 上篇文章简单了讲述了艾滋病的历史 ,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给大家讲讲艾滋病在我国传播的因素 , 大家都知道HIV在我国主要的传播途径有性传播、母婴传播与血液传播三种 。 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到今天整整过去了37年 , 至2022年 , 中国现存艾滋病患者和HIV感染者一共65.4万 , 累计死亡20.1万 , 这么多年过去 , 有哪些传播因素在起作用?生物学因素 。 HIV分为HIV1型和HIV2型 , 全世界的艾滋病主要由HIV1型引起 , 中国也不例外 , HIV2型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 , 因为HIV的传播与基因型有关 , 而HIV2型的传染性比HIV1型差得多;研究发现 , 如果血浆中HIV病毒数量高 , 相应的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的病毒产量也较高 , 传播病毒的危险越大 。 在感染早期或者晚期 , 病毒数量处于较高阶段 , 这是HIV的传播的危险性较大;另外能够提升病毒数量的因素如合并感染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等也使得传播的危险性加大 , 感染性病使患者对HIV的易感性增加3到5倍 , 如果有生殖器官溃疡 , 一次暴露感染HIV的危险性就会增加10到300倍 。 研究表明梅毒患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比正常人高4到5倍 。

 静脉注射吸毒 。 吸毒人群曾经是主要的HIV感染人群 , 2007年累计报告HIV/AIDS病例数据显示 , 约41.3%为吸毒者 。 共用注射器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很高 , 一般为30%-60% 。 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毒品经济犯罪打击力度越来越大和人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越来越高 , 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感染HIV总人数较前期已有大幅度下降 , 至2021年底 , 已不足HIV感染总人数的2.5% 。不安全性行为 。 在我国 , 通过性接触传播HIV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 在2007年累计报告的HIV/AIDS总数中 , 明确经性接触途径感染者占8% , 而至2022年性传播比例高达90%以上 , 尤其注意的是 , 我国每年约有3000例左右15到24岁之间的青年学生主要通过性传播感染艾滋病 , 感染人数还在以每年30%左右的速度增长 , 大多数年轻人通过学校和社会宣传 , 通常都知晓HIV是怎样传播和怎样预防的 , 然而他们总觉得不易被感染 , 青年人的艾滋病防治面临巨大挑战 。
没有保护措施的商业性性行为和男男性行为、不洁性行为以及几种高危行为的纵横交错 , 嫖客在其中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 他们被性工作者感染HIV , 然后再将病毒传染给他们的配偶 , 其中HIV在男男性行为人群中的爆发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

经济因素 。 艾滋病通常被认为与贫穷相关联 。 在贫穷地区 , 不少男女青少年初中毕业就离开农村到城市里谋生 , 由于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劳动力市场的有限、技能的缺乏和教育程度低下 , 很多女性从事性服务业 , 成为艾滋病从城市传到边远山区的途径;很多男性聚集于建筑工地、工业区、种植园等 , 长期压抑的工作环境和单调生活、青春期对异性的渴望得不到宣泄、性教育的缺失使他们高危险的性生活增加了染上艾滋病的几率 。道德因素 。 有的人在一夜暴富或大权在握时 , 自甘堕落 , 纸醉金迷的生活使他们流连忘返 , 在性服务场所消费时一掷千金 , 没有太多顾虑 , 或用金钱获得多个性伴侣 , 这些行为增加了他们感染的几率 , 并且可能将HIV传染给他们的配偶和其他性伙伴 。
社会心理因素 。 尽管艾滋病已经流行了37年 , 但是社会上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存在歧视心理 , 对艾滋病的误解和恐惧仍然很普遍 , 甚至不少人认为它是孤立于社会 , 是一种令人感到非常羞耻的疾病 , 是不安全性行为和吸毒等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引起的疾病 , 从而限制了人们自愿接受忠告和检测的兴趣 , 使不少艾滋病感染者不能及时发现 , 成为在普通人群中传播蔓延的危险因素 。
注:外国与艾滋病相关的名人
洛克·哈德森:1985年 , 哈德森宣布自己患有艾滋病 , 成为第一个宣布自己患有艾滋病的名人 。
Eazy-E:1995年 , 透露自己患有艾滋病 , 一周后去世 。
【全面了解艾滋病之二:传播】魔术师约翰逊 :1991年 , 著名篮球明星魔术师约翰逊在得知自己HIV呈阳性后宣布离开洛杉矶湖人队 。

艾尔克·威纳:不仅是治病救人的医生 , 还是一位励志的HIV、丙肝以及血友病患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