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出品的“数字地球”,能推演地球未来( 二 )



“寰”的诞生 , 刚好可以对这样的极端天气事件进行预警——一方面 , “寰”的高性能计算机硬件可以形成更加精细、完善的数字地球系统模式;另一方面 , 它还可以利用独有的“耦合模式”全面捕捉未来气候变化的潜在影响 , 提供更详细的预测信号 , 以备我们提前做好防灾减灾准备 。

而在应对全球变暖之外 , “寰”还紧紧关乎着我国在“双碳”目标上的国际话语权 。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 , 美国国家大气科学中心(NCAR)曾在很长一段时间 , 凭借其领先的地球数值模拟装置 , 主导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预估实验的设计和评估报告撰写 。
直白点说 , 此前由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掌握这项技术 , 所以 , 在制定“减排”目标时 , 定多少、怎么定 , 都得靠人家的数据 。
“寰”的“耦合模式”可以更全面地将地球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结合起来 , 尤其是能够建立起“生态—气温—二氧化碳浓度—碳排放量”的清晰关系 , 使我们在制定相应的减排计划时 , 更加明确升温目标与碳排放量之间的关系 。 这使我们在全球气候变化学术领域 , 不用再处于被动地位 。
据了解 , 目前已有近200人的科研人员进驻“寰”进行相关研究 。
相信很快 , “寰”就会在国际相关议题上 , 展现出我们的话语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