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我们能预知未来就好了 。
现在 , 这个“美梦”要成真了!
据最新消息 , 我国又一“大国重器”——“寰” , 近期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 并已有科研人员入驻 , 开展相关研究及软、硬件装置改进工作 。
“寰” , 是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
简单点讲 , 有了它 , 我们就能推演地球的未来!
【中科院出品的“数字地球”,能推演地球未来】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
用软件 , 推演地球未来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寰” , 是国家“十二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 。 和其他“大国重器”不同 , “寰”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科学家们一直尝试用不同的观测手段、理论基础来认识、了解地球 。 但地球只有一个 , 肯定做不到像其他学科那样 , 把研究对象放进实验室一点一点研究 。
更何况 , 人类文明和地球的演化历史相比实在太过渺小……如何能更加全面地解读地球的过去和未来?地球科学家们给出了一种解决方案:将地球数字化 , 把它装进“地球数值实验室” 。 这就是我们要打造“寰”的初衷 。
地球模拟实验室
地球包含5大圈层 , 分别是: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
打造“寰”的第1步 , 就是将人类迄今为止掌握的自然界的物理规律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 有了这些公式 , 就可以将它们进一步编写成计算机代码 , 得到可适用于地球各圈层的分量模式 。 如此一来 , 当地球科学家们想推演未来地球各个圈层的变化时 , 只需要输入相应数值 , “寰”对应的超级计算机就会自动代入这个数值求解 , 给出有关未来的“答案” 。
当然了 , 在实际的地球科学研究中 , 只得到1个“答案”是远远不够的 , 还需要让“数字模拟地球”的各个圈层有机联系起来 。 这就用到了一种“耦合器”技术 。 有了它 , 不同圈层的分量模式可以交换各自的模拟数值 , 最后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球系统模式” 。
这种耦合模式 , 也是“寰”在国际同类模拟装置中最引以为傲的 。
卫星观测和数值模式模拟的2016年8月4日云图 , 被标记的是真正的卫星观测云图
据了解 , 目前 , 国际相关数值模式的发展 , 正处于从气候系统模式
2021年举行的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吸引了来自全球33家机构的112个气候模式版本注册参加 , 数量为历次之最 。 这其中 , 就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研发的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 。 而“寰”的核心模式软件 , 正是CAS-ESM 。
除了自主研发的核心模式软件外 , “寰”的硬件设备“硅立方”还搭载了算力强劲的国产芯片和多达80PB的储存空间——其1分钟的算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地计算4年;可以装下相当于13个国家图书馆的馆藏数据 。
极致推演 , 为了谁?“寰”的诞生 , 很大程度上 , 是为了应对全球变暖所带来的、日趋频繁的极端气候现象 。
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 , 1951年以来 , 我国的年平均气温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 平均升温速率为0.26℃/10年 , 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0.15℃/10年) , 已经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 。
与之相伴的 , 是越加频繁的极端气候现象——1961年以来 , 我国平均极端高温指数 , 每10年就会增加0.21℃ , 并且 , 极端寒潮现象并未减少 。 与此同时 , 以5年为代际的统计数据显示 , 近年来登陆我国的台风中 , 强台风及以上强度的台风变多了 。 2004年以来的强台风及以上强度共39个 , 占总数的近七成(68%) , 其中2014年至2018年共有5个超强台风登陆我国 。
推荐阅读
- NASA宇宙飞船成功撞击小行星, 下一步呢?
- 连吃2个月泡面违约金一千万被气到发抖,她堪称年度最惨带货女主播
- 彻底改写我们所知的历史!这18个考古发现,如何颠覆我们的认知?
- 线粒体起源之谜:真核细胞的能量工厂,究竟是如何建成的?
- 韦布望远镜以极高的灵敏度拍摄火星,发现反常现象
- 这就破案了?NASA宣布找到了登月大火箭液氢泄漏的真凶,竟是被外来物体砸的!
- 什么是科学?
- 巨龙时代中的考古学NPC 出售拍照专用考古RP道具
- “最美太空教师”王亚平:探索宇宙,播种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