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大学里面“尴尬”的文科:今天我们为什么依旧需要人文精神?( 二 )


有用与无用
《冲击》中所胪列的大学生存环境问题(全球化、高龄少子化、人才竞争战)乃至“国立大学改革方案”之因应,对我们而言都似曾相识 。从“理科有用、文科无用”的社会认知、文理科竞争性经费的失衡,到文科省指导下的大学改革、竞争原则的引入、周期性学科评估、研究生扩招、教育管理部门对人才培养的强调、对组织调整和功能分化的凸显、对“创新”服务社会经济的期许,莫不尽然 。这一时移-世易-备变的应对策略背后则是不由分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进化论逻辑 。其结果是,文科从业者们“在日益窘迫的环境中,也更容易采取防御性的态度,不求发展,只求守住自己的领地 。”在“创新”成为衡量大学国际竞争力水平和资源配置依据的时代,文科的相形见绌、不合时宜似乎无可申辩 。
人文精神|大学里面“尴尬”的文科:今天我们为什么依旧需要人文精神?
文章图片

吉见俊哉,1957年出生于东京都 。著名社会学家,东京大学教授、副校长 。研究领域为都市论、文化社会学 。代表性著作有:《博览会的政治学》(中公新书)、《媒体时代的文化社会学》(新曜社)、《媒体文化论》(有斐阁)、《世博会幻想一一战后政治的束缚》(筑摩新书)、《亲美与反美——战后日本在政治上的无意识》(岩波新书)、《何谓大学》(岩波新书)等 。
而吉见先生却试图为之一辩 。对于主流社会相关议论中的关键词、理科思维下的单一尺度——“创新”,他援引马克斯·韦伯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提出了异议,他将广义上的“理科”与“文科”的意义维度区分为“完成目的的有用性”和“创造价值的有用性” 。其中,前者“只针对事先给定的目的才有效”,“如果目的或价值尺度本身发生了变化,那么以为‘有用’而做出的解答,将变得毫无价值”,因此也“无法从内部突破既有体系”;而后者“则要求具有将那些可能在较长时间段中发生变化的多元价值纳入视野的能力”,而“在多元的价值尺度中,为了在每一种具体情况下用最佳的价值尺度,就需要与各种价值尺度均保持一定距离,采取批判的态度 。深陷于某一个价值尺度,将失去应对新变化时的灵活性 。”这一区分中至少暗含着文科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种可能性,它可以象征想象力,更应是防波堤 。吉见在可比的意义上,通过对日本的索尼公司与美国的苹果公司的比较,指出“日本社会的一大特点,就是缺乏在历史大潮中改变价值尺度,并大胆预测未来的力量 。”而陈平原的忧虑和提醒则更为普遍的现实性 。他在讨论人文与科技的关系时表示,“技术进步无法阻挡,但其对于人类思想及道德的挑战不能忽视,起码必须未雨绸缪,不能任凭某种科技(比如信息科技)单兵突进 。”(陈平原:《理直气壮且恰如其分地说出人文学的好处》,收入《文学如何教育:人文视野下的文学教育》,北京:东方出版社,2021年3月,第27页 。)这些年数字化、人脸识别技术、AI、人工智能摧枯拉朽的迅猛发展,而其问题在近年来也已逐渐凸显,当此时也,“文科何为”值得重思 。

人文精神|大学里面“尴尬”的文科:今天我们为什么依旧需要人文精神?
文章图片

电影《垫底辣妹》剧照 。
作为文科出身的东京大学的副校长,吉见试图回应的问题,毋宁说也正是我们当下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文科该如何活下去?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这个问题与其说是出给国家、社会、学生的问题,不如说是出给教育管理者们的问题,他们首先要面对的是,在已身在“创新”风潮中的文科教师、学者们的生存问题和包括资源分配等与学科存亡息息相关的关键问题 。作为一个从事日本文史教学与研究的“文科”从业者,自然不难理解其良苦用心,且心同此心、感同身受;甚至不妨明言,文科危机,四海攸同 。不过,这里似乎依然有两个问题需要仔细推敲、斟酌 。首先,这种宽泛的“文科”“理科”区分是否会在“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的意义上混淆了理科与工科医科、人文学与社会科学的使命和功用 。前文谈到的“强基计划”,在政策制定者那里,正是“要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信息学、生物学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 。基础学科的意义需要以官方政策强力倾斜支撑本身,其背后不正是人文学科和理科被认为“短期无用”吗?在这一点上,日本与中国别无二致,吉见就坦率地指出,“‘挣钱的理科’与‘不挣钱的文科’这一对立成为了世间的‘常识’,这才是隐藏在本次‘废除文科学部问题’引发的事态背后的真正的根本性问题 。”其次,吉见指出,今天日本的“重理”路线实则是战时总力战体制、“选择与集中”政策的惯性延续 。这一战时日美争胜的逻辑转而在当下提高日本大学“国际竞争力”的语境下得以继承,此说堪称洞见 。而在批判理科式“完成目的的有用性”时,作者给出了两个案例:“日本经历了这样的教训,战争时一说‘鬼畜美英’,大家都众口一词痛斥‘鬼畜美英’,战后一说‘高速增长’,大家又都朝着‘高速增长’奋力疾行 。”在这一论述中,战后与太平洋战争时期似乎共有某种因理科式“工具理性”而形成的目的批判、价值相对自觉之缺失 。关于前者,作者在本书第一章做了具体的展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