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杨振宁 , 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 。 1922年10月1日出生在安徽省合肥市 , 如今已是100周岁高龄 。 科学史上能够称得上伟大的物理家只有牛顿、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狄拉克等少数 , 杨振宁就是能够进入这伟大科学家俱乐部的一员 。 他的伟大能够从最近100年来物理学的发展中窥得一隅 。
上个世纪前三十年是现代物理学的快速发展时期 , 爱因斯坦几乎靠一己之力给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 还有一群青年才俊建立起量子力学 。 那个时期是物理学家的挖金矿时代 , 涌现出玻尔、狄拉克、海森堡、薛定谔、泡利等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 。 1908年出生的天才科学家朗道经常感叹自己生不逢时 , 不然自己会有更伟大的发现 。
量子力学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物理学的金矿被采尽 , 物理学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 当广义相对论成功地将引力几何化后 , 爱因斯坦马上投入到对电磁相互作用力的几何化工作中 , 他要做的就是将万有引力和电磁相互作用力统一起来 。 由于当时尚未发现弱相互作用及强相互作用 , 爱因斯坦没有完成这项太过超前的伟大任务 。
上世纪四十年代末 , 粒子物理学开启了一段时期的蓬勃发展 , 李政道和杨振宁有幸在这个时期学习、成长 。 那个时期不断有新粒子被发现 , 也不断有新的问题困惑着当时的粒子物理学家 。 θ-τ问题就是当时的一大困惑 , 当时被认为是两种粒子的θ介子和τ介子除了宇称不同其他物理量完全相同 。 李政道和杨振宁梳理了检验宇称守恒的实验 , 发现从未有实验对弱相互作用下宇称是否守恒做出过检验 。 他俩在1956年大胆地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 , 并给出了几种检验方案 。
宇称不守恒
守恒意味着有某种对称 , 宇称不守恒意味着镜像对称破缺 。 宇称不守恒发现后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对称问题 , 后来陆续发现了多种不对称 。正是因为有对称性破缺 , 宇宙才是今天这个样子 。
宇称不守恒只是开胃小菜 , 真正的物理大餐还在后面 。 随着弱相互作用及强相互作用的发现 , 爱因斯坦的统一梦想变得越来越困难 。 粒子物理学的快速发展使得发现的粒子越来越多 。 那么多粒子遵循什么规律?杨振宁拨开了迷雾 。
1954年 , 杨振宁和米尔斯合作发表了杨-米尔斯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 。 该理论为统一相互作用力给出了一个数学框架 。 理论非常优美 , 但由于无法解释粒子的质量问题一度受到冷遇 。 六十年代时 , 对称性自发破缺概念的提出解决了粒子的质量问题 。 六十年代末弱相互作用及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理论在杨-米尔斯理论的框架下得以建立 。 后来 , 描述强相互作用的理论也在规范场理论的框架下建立起来 。 描述电磁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的标准模型建立后 , 各种粒子的运动及其规律被精确掌握 。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是公认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成就 , 在该理论的的建立及完善过程中有几十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 这一切都有杨振宁的规范场理论做基础 。 正如1994年的鲍尔奖获奖词中说的那样:“该理论重构了最近40年来物理学及现代几何学的发展 , 这项工作已经排在了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的工作之列 , 并必定对未来几代产生类似的影响 。 ”
【百岁杨振宁,百年物理学史】百岁的杨振宁主导着近百年来的现代物理学 , 他自身的科学成就足以拓展成近百年来的物理学史 。 几百年后他的名字还会在科学殿堂中和麦克斯韦、狄拉克的名字一样闪烁着熠熠光辉 。
推荐阅读
- 回不去的37度!人体温度在不断凉凉,这究竟意味着什么?
- 那下面疑似有生命:美国探测器近距离飞掠木星卫星并拍摄照片
- 韦伯望远镜再立新功,全新仪器揭示宇宙星系真实面貌
- 今天世界狂犬病日
- 1100万公里外,美国飞船撞上小行星,碰撞前拍下多个画面
- 曲速引擎有多厉害?人类一旦实现,就能够在宇宙中任意穿梭?
- 人类首次!NASA的飞船主动撞击小行星,或可拯救人类的未来
- 为啥人类不向木星发送探测器?一文揭秘:不是不愿意,是做不到
- 火星已成“垃圾堆”!人类在火星留下了,7000多千克的废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