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期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院士团队在重庆、贵州等地志留纪早期距今约4.4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重庆特异埋藏化石库”和“贵州石阡化石库” , 增添了我国又一个世界级的特异埋藏化石库 , 填补了全球志留纪早期有颌类化石记录的空白 , 首次为有颌类的崛起与最早期辐射分化提供确切证据 。 团队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对这些鱼类化石开展了详细研究 , 在有颌类最早期分化、重要器官和身体构型演化等重要科学问题的探索中取得新进展 , 刷新了传统认知 。
英国《自然》杂志于9月29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发表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
团队公开证实 , 人类是从鱼进化而来的 , 从鱼到人需要近5亿年的进化过程 , 先后经历了最早的无颌类演化变成有颌类、肉鳍鱼类 , 之后登上陆地变成两栖类和哺乳动物 , 最终演化成人类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 。 《自然》杂志于9月29日以封面文章形式同期发表团队的4篇学术论文 , 集中报道了这批有关有颌类起源与最早期演化的研究成果 。
早在四亿年前 , 有一条古鱼偶然爬上了陆地 , 却因此改写了人类的进化史 。 这条干了“惊天动地”大事的鱼到底长什么样?四亿年前的古鱼类 , 有可能到现在还存在吗?它们背后庞大的“古鱼王国”和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关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卢静曾在第753期首都科学讲堂中作了《古鱼探秘——四亿年前 , 我们的祖先爬上了陆地》讲座 , 为大家讲述“古鱼王国”及背后的故事 。 一起来学习一下~
01
变成硬骨鱼的盾皮鱼
4亿年前 , 曾有一种非常特别的早期脊椎动物盾皮鱼出现 , 其最著名的物种是恐鱼(邓氏鱼) 。 它身长能达10米 , 长着恐怖的大尖牙 。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 , 大家都认为像恐鱼这种盾皮鱼类和人类、硬骨鱼类及一些有颌鱼类的演化是完全没有关系的 , 它只是一类早已灭绝的演化旁支 。 直到全颌鱼和麒麟鱼被发现 , 人类才意识到实际上盾皮鱼和人类演化是有联系的 。
牙齿的出现是生物非常重要的演化特征 。 盾皮鱼类没有像人类那样的槽生齿 , 也没有人类的上颌和下颌的膜质骨结构 。 盾皮鱼类没有真正的牙齿 , 比如邓氏鱼的“尖牙”实际上是上颌的一块骨骼 , 形成了一个类似刀片的结构 , 这种不是真正的牙齿 , 从功能上可能更像鸟的喙 。
过去 , 研究者们以此判断盾皮鱼是演化中的旁支 。 直到在全颌鱼和麒麟鱼化石中发现 , 它们的嘴部出现了与硬骨鱼上颌和下颌骨同源的膜质骨结构 , 从而拓展更新了我们对盾皮鱼类的认识 。
这说明 , 有一支全颌鱼和麒麟鱼这样的盾皮鱼类演化出了具有边缘膜质骨的上下颌 , 而这个结构实际上就是后来硬骨鱼类的颌骨 , 也是人类上下颌的雏形 。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 , 盾皮鱼类中的全颌鱼和麒麟鱼这一支和硬骨鱼类的起源产生了直接联系 。
在早期有颌鱼类的演化进程中 , 盾皮鱼类不再是身处旁支 , 而是身处“C位” , 代表了人类祖先类型的一个阶段 。 这两块全颌鱼和麒麟鱼的化石不但为盾皮鱼类的地位正名 , 更为硬骨鱼以及我们自己的上下颌骨骼的起源 , 提供了直接的化石证据 。
【“从鱼到人”有了关键证据!四亿年前,我们的祖先爬上了陆地】02
从四亿年前游到现代的鱼
我们现在了解到 , 盾皮鱼类中的一支最后演化成为了现生的硬骨鱼类 。 那硬骨鱼类到底是什么 , 什么鱼是硬骨鱼?简而言之 , 硬骨鱼身上的骨头非常坚硬 , 这一概念是相对鲨鱼这种身上没有任何钙化的硬骨的软骨鱼类而言的 。
那么硬骨鱼和我们人类又有什么关系?实际上 , 98%的脊椎动物都属于硬骨鱼类 。 硬骨鱼类可以分成两支 , 第一支叫做辐鳍鱼类 , 目前我们能见到的现生辐鳍鱼包括常见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 , 以及一些在水族馆里的鱼类 。 另一支硬骨鱼类是肉鳍鱼类 , 这一支我们不常见 , 但是和人类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正是肉鳍鱼类中的一支最后爬上了陆地 , 变成了四足动物 。
推荐阅读
- 案例:女高中生表白同学父亲,事后二人房车内共处一夜酿悲剧
- ?人类的祖先是条鱼?科学家回应疑问
- 中国科学家最新结论:人类是从鱼进化来的
- 人类的祖先是条鱼?科学家:系4.4亿年前的鱼
- 事实证明:人类仍在进化!我国科学家发现“从鱼到人”进化的证据
- 爱因斯坦为何反感量子意识?科学界:量子意识是不确定原理的根源
- 地球变冷征兆么,人类要迎小冰河时期?研究发现:地幔一直在变冷
- 太阳周围又现“不明球体”?在太阳表面穿梭自如,是地球的35倍!
- 以0.9999倍光速飞行100光年,需要飞多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