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文章图片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文章图片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文章图片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文章图片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


泰坦蟒塞雷洪煤矿是南美洲最大的煤矿之一 , 更难得的是这里竟然还是一座露天煤矿 , 煤炭产量非常高 , 约占哥伦比亚所有煤炭产量的37% 。
常年的挖掘使得这座煤矿深入地下几百米深 , 就连运煤车想要从矿底开到矿顶都需要22个小时左右 。
也正是因为如此 , 塞雷洪矿坑吸引了许多古生物学家的注意 , 因为煤矿深入地下几百米 , 刚好是发掘古生物的最佳地点 。
最先到达这里的是古植物学家 , 他们发现这里有许多远古植物的化石 , 通过植物化石表明 , 这里曾经是一座热带森林 。

与此同时 , 这里还发现了大量的巨龟 , 巨鳄的化石 , 科学家们将这些化石打包回了实验室 , 交给助手进行初级的整理 。
就是助手在整理的过程中 , 意外发现了一块生物化石似乎并不属于巨龟或者巨鳄 , 更像是蛇的化石 。

他们有了这个想法时 , 其实吓了一大跳 , 甚至都不敢呼吸 。
为啥?
因为如果这块化石真的是蛇的化石的话 , 那么就意味着他们发现了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蛇 。
原来 , 这块化石属于蛇的椎骨 , 蛇身体是由一节节的椎骨组成 , 而蛇的椎骨决定了蛇的体型大小 , 椎骨越大 , 体型就越大 。

助手们不可思议的是 , 他们拿到的那块蛇椎骨 , 比目前已知的任何蛇的椎骨都要大得多 , 这就意味着史前时期塞雷洪煤矿附近生活着一个体型超级大的蛇 , 比目前已知的所有蛇体型都要大 。
后来 , 这种蛇被命名为“泰坦蟒” 。

泰坦蟒的发现有多轰动呢?
古生物学家乔纳森向一个古生物学家展示自己发现的古生物化石 , 拿出了一块非常大的蛇椎骨表示:这是我发现的史前大蛇 。
对方看后表示:虽然这条蛇很大 , 但也没有特别离奇的地步 。
此时乔纳森坏坏一笑 , 拿出了真正的泰坦蟒椎骨 , 向对方展示 , 对方看后久久回不过神来 , 立马表示:我马上去买机票 。
无论是乔纳森 , 还是对面的专家都明白 , 这个椎骨实在是太大了 , 这意味着它们不仅发现了史前蛇 , 还发现了有记录以来体型最大的蛇 , 这可是一个惊人的发现 。

泰坦蟒为啥能长这么大?后来 , 科学家们又在塞雷洪煤矿里发现了大量的泰坦蟒化石 , 根据这些化石 , 科学家们计算了它们的体型和长度 , 并试图通过模型复原出来 。
结果发现 , 泰坦蟒的体型可达15米以上 , 甚至达到了惊人的18米 , 体型可达1吨以上 , 肌肉非常发达 , 几乎能吞食一头小象 。

之前在塞雷洪煤矿里发现的巨鳄和巨龟的化石 , 就意味着巨鳄和巨龟很可能就是它的食物 , 可想而知它曾经是多么恐怖的存在 。
那么问题又来了 , 泰坦蟒为啥能长这么大呢?
答案的秘诀是:高温 。
【6000万年前,地球一次高烧孕育史上最大的蛇,形成原因或再次出现】其实很早之前科学家们就发现了 , 气温升高会让冷血动物的体型变得更大 , 但却会让哺乳动物的体型变得更小 。
泰坦蟒生活在距今6000万年前 , 当时地球正经历恐怖的高温时期“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 , 在短时间内地球气温迅速上升 , 其中高纬度地区的气温上升了7℃之多 。 极端高温导致了大量生物急剧灭绝 , 但也导致了泰坦蟒的出现 。

蛇属于变温生物 , 它们不消耗能量维持体温 , 而是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当外界气温较低时 , 尤其是低于15℃时 , 蛇就会寻找冬眠场所越冬 , 如果地球气温较低 , 蛇很难应对寒冬 。
泰坦蟒的出现就和极热事件有关 , 因为当时地球气温急剧上升 , 其中泰坦蟒所生活的区域内 , 当时的热带地区平均气温达到了32℃ , 而现如今当地的平均气温是27℃ 。

极高的气温能够让泰坦蟒体内的温度上升 , 让生物酶能够参与工作 。 同时因为泰坦蟒的体型过大 , 导致它在地面行走时速度并不快 , 它们应该是生活在湿地沼泽附近 , 依靠伏击水中的巨鳄、巨龟以及来岸边喝水的陆生生物为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