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死亡之海”中的神秘之地:达里雅布依乡,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文章图片


死亡之海的绿洲茫茫沙海中 , 即使是漫天黄沙也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 。
曾经的丝绸之路隐藏的则是一段段令人记忆深刻的故事和传说 。

在以死亡之海著称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 数千年的风沙也没能吹散这里的奇异景色 。
漫天黄沙之下 , 深入腹地来到塔克拉玛干沙漠 。
这是国内面积最大的沙漠 , 同时也是世界第二大的流动性沙漠 , 光是见到每天的风沙就知道这里的沙丘变化有多大了 。
整个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面积只比德国小一点 , 沙漠则是塔里木盆地的一部分 , 全长1000公里 , 宽为400公里 。
丝绸之路的南路从这里经过 , 两条支线穿过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部和南部边缘 。

过去不少旅行者或者商人都视图避开这处干旱的荒地 , 但每天的沙丘变化也让人们常常迷失自己的方向 。
这里的沙丘变化幅度非常大 , 最低18米 , 能长至91米高的沙丘 。
遇上大风天气 , 漫天的黄沙构筑的沙墙足以将人活埋不见踪影 。
因为地处喜玛拉雅山的背面 , 这里常年属于寒冷的沙漠气候 , 另外该地与西伯利亚寒冷的气团相对接近 , 冬季最低的温度可以降至-20℃ 。
到了夏季 , 温度剧烈上升可以达到40℃以上 。
另外 , 由于沙漠化的影响 , 当地部分沙漠地区还在不断扩大 , 沙子甚至包围了周边的农场和村庄 。

正因如此 , 过去想要穿过这片沙海也十分困难 , 但作为丝绸之路的必经路线 , 塔克拉玛干沙漠也有绿洲的存在 。
曾经的商队便是在这里寻求一丝慰藉 , 绿洲部分与许多古代文明十分接近 。
西北是阿姆河盆地 , 西南处是阿富汗山口 , 通往伊朗和印度 , 而东部则是中国 。
绿洲南部有喀什、米兰、尼雅、和田 , 北至库车、吐鲁番 , 东至楼兰、敦煌 。
到了今天 , 生活在当地最多的便是新疆的同胞们 。
由于不少古城已经荒废 , 或者称为废墟 , 当地的人文风情与这里的荒漠一样 , 凄凉 , 但却带有一丝异域的美感 。

在相关的考古遗址中 , 遗留下来的古迹将人们带去了吐火罗 , 早期的希腊 。
当地还有印度佛教的影响 , 甚至还有来自4000年前的木乃伊 。
塔克拉干地区后来居住着突厥民族 , 从汉朝开始 , 塔克拉玛干便成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 并且是横跨中亚地带的重要经贸地区 。
因为过去人们的社会活动 , 突厥人、蒙古人、西藏人都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

古城的过去如今经过千年的变化 , 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绿洲地带主要是维吾尔族和汉族生活在这里 。
1895年 , 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这里寻找珠宝 , 当时不少人都相信曾经的丝绸之路会有财宝埋藏在沙子底下 。

斯文在翻过沙丘 , 穿过绿林后 , 意外发现了曾经的文明 。
后来在《亚洲腹地旅行记》中记录了关于当地的相关记录 , 这里也被称为“达里雅布” 。
事实上这处地方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心 , 距离于田绿洲240公里的地方 , 当地临靠克里雅河尾闾 。
如今被人们称作沙漠肚脐的达里雅布依乡 , 即使在有现代交通工具的帮助下 , 要想来到这里必须经过7个小时的车程 , 并且只有越野车才能通行 。

达里雅布依乡政府1989年才设立 , 住户超过360户 , 有1340多名牧民 。
当初对于国内外的不少探险家、研究人员来讲 , 此地的真实面貌和背景十分陌生 , 现在则是中国最难抵达的村落 。
直到上世纪中期 , 国家石油开采任务 , 包括相关的地质勘查活动才完成了对当地的一系列考察 。
经过历史考察才发现 , 这里与100多公里外的尼雅古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克里雅人的名字也从这里传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