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结构的一个“BUG”,让人类成了早产儿,还改变了婚姻制度


人体结构的一个“BUG”,让人类成了早产儿,还改变了婚姻制度


文章图片


人体结构的一个“BUG”,让人类成了早产儿,还改变了婚姻制度


文章图片


人体结构的一个“BUG”,让人类成了早产儿,还改变了婚姻制度


文章图片


提到进化 , 很多人会误以为现如今的我们就是进化的终极形态 , 已经非常完美 , 几乎不需要改动什么 。
但其实你知道吗?
人类还存在着一个BUG , 这个BUG导致了女性容易难产 , 还导致了人类的婚姻制度发生改变 , 那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直立行走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 , 它解放了人类的双手 , 让我们能创造更多精细化的工具 。 可你知道吗?直立行走其实并不完美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也是一种“BUG” , 许多疾病的发生都和它有关 。
比如:痔疮 , 你知道吗?人类是唯一会患有痔疮的动物 , 而且患病率还不低 , 甚至有“十人九痔”的说法 。
除此之外 , 颈椎病 , 椎间盘突出 , 肩膀酸痛等都和直立行走有关 。 更关键的是 , 直立行走还让孕妇生育后代变得非常凶险 。

事情是这样的 , 人类在成为“人”之前 , 是一只类人猿 , 类人猿依靠四肢行走 , 脑容量也不算大 , 生活在森林里的树上 , 依靠树上的果实 , 嫩叶 , 花朵等为生 。
但是在树上生活时 , 类人猿就需要在一些较细的树枝上直立行走 , 或者是直立行走摘到更高处的果实和叶子等 。 长期下来 , 类人猿获得了直立行走的能力 。
这一能力在类人猿下地行走之后得到加强 。 根据现如今的化石数据显示 , 人类起源于非洲 , 非洲曾经拥有大片的森林 , 但后来气候逐渐变得干旱 , 一部分猿类追随着森林的脚步来到了刚果河两岸生活 , 演化成为了黑猩猩和倭黑猩猩;而人类远古祖先选择留在东非 , 慢慢的开始下树生活 , 并且留在地面上的时间越来越长 。
人类下地之后 , 并不是像其他动物那样四肢行走 , 而是直立行走 。 为了适应长时间的直立行走 , 人类的身体结构发生了改变 , 其中对人影响最大的是:盆骨变小 。
仔细对比黑猩猩和人的盆骨你会发现 , 黑猩猩的盆骨又宽又短 , 非常大;而人类的盆骨又窄又崎岖 。

(黑猩猩 , 南方古猿 , 智人)
盆骨变小的好处就是让直立行走时 , 人体可以不摇晃 , 而盆骨较大的黑猩猩虽然也能直立行走 , 但是它们在直立行走时走路摇摇晃晃 。
但是 , 直立行走也给女性生育后代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 要知道的是 , 人类的脑容量在演化过程中也在一步步变大 , 脑容量变大的同时 , 盆骨却在变小 , 这就导致头部较大的婴儿很难通过产道 。
更危险的是 , 人类的产道又狭窄又崎岖 , 婴儿在出生时需要经过两个方向的转动 , 如果卡在其中一个位置 , 就会造成难产 , 甚至会造成母子同时遇难的可能 。

即便是在目前 , 医学落后地区的非洲产妇死亡率达到了8% , 也就是100个产妇有8个死亡 。 而这还是已经有了现代医学的前提下 , 古代社会产妇的死亡率更高 。
事实上 , 如果不是人类在演化中保留了一项策略 , 古代产妇的死亡率还会更高 , 高到甚至人类会灭绝的程度 , 这种策略就是:人类都是早产儿 。

因为人类的盆骨实在是太狭窄了 , 产道实在是太崎岖了 , 因此头部较大的婴儿死亡率非常高 , 它们的基因就会被淘汰 , 而早产的胎儿反倒是因为脑容量还未完全发育 , 得以顺利的通过母亲的产道 , 死亡率反倒会降低 , 所以他们的基因更容易保留下来 。
经过长时间的自然选择之后 , 怀胎10月的“早产儿”成为了人类的足月 , 科学家预计 , 人类婴儿真正的足月可能需要21个月 , 只是那时候产妇的死亡率将会高到人类无法承受 。
婴儿提前出生 , 甚至还改变了人类的婚姻制度 。
婴儿没有任何自保能力 , 因为提前出生 , 婴儿需要家长的照顾 , 此时仅凭母亲一个人的力量很难养活一个孩子 , 还需要父亲的参与 。

对于父亲而言 , 在生育过程中付出的能量非常小 , 仅仅是精子而已 , 不需要十月怀胎 , 也不需要哺乳 , 所以对父亲来说最好的策略是:广散网 , 只要留下足够多的后代 , 总会有一两个成活 , 不一定非要自己亲自照顾后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