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徒步百年滇越铁路之八(上):徐家渡至竹山镇,赏南盘江边的风景( 二 )


穿过徐家渡集市 , 我们在车站站牌前集合 。 徐家渡车站站牌完整保留着 , 铁路两边的房子紧紧相依 , 往日的辉煌与热闹依稀可见 。 如今这里的人们以种植为主 , 据说韭菜一类的蔬菜是这里的优势品种 , 集市上看到有不少低头整理、捆扎韭菜的人们 。



在车站站牌前集合、留影 , 领队讲解线路、强调安全环保注意事项后 , 队伍出发 。
南盘江在我们前进方向的右边如影随形 。 这一段建有不少梯级水电站 。
第一天的行程中遇上两个规模不少的拦河水坝 , 汹涌的灌水变成了深邃宁静的湖泊 , 江面变得开阔起来 , 雨季的江水有几分混浊 , 镶嵌在蓝天白云、高山峻岭之下 , 却也有了几分独特的韵味 。



天气预报今日是多云的天气 , 行程全日无雨 ,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徒步铁路 , 对我们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
江边海拔在1400米左右 , 气温比昆明主城要高上几度 , 大家既要注意防晒、也要当心中暑 , 既想快速前行、又贪恋眼前的美景 , 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节奏行走 , 很快队伍就拉开了长长的距离 。
午餐选择在一片阴凉、背风的地段 , 一面是峻峭的山岭、长满了绿树浓荫 , 一面是宽阔的南盘江、芦苇飘飞 , 查询了一下 , 知道这里有个诗意浓浓的名字:海落田 , 它的里程点是K110 。



第一天的铁路行程结束在K122处 , 从这里下铁路 , 经过矣则村 , 我们到达竹山镇住宿、休息一晚 , 第二天再延续后面的行程 。
竹山镇隶属于昆明市宜良县 , 南盘江总体由北向南的流向在经过一段西向东的迂回之后 , 在竹山镇开始回归由北向南、一泻千里 。 发源于石林县的巴江由北向南、在此汇入南盘江 , 两江相交的区域自然形成了竹山镇一片山间的开阔之地 。
愉逢竹山的赶集之日 , 镇上有几分热闹 , 宽阔的马路、整齐的楼房、巴江岸边漂亮的健步道......让我们对这个小镇充满了好奇与好感 。 热情的酒店老板告诉我们 , 每逢“2、5、8”这里都是赶集日 , 听说很多昆明人会专程前来游玩、再买上些山货特产 , 很是休闲 。 以柑橘为代表的水果是这里的特产 , 物美价廉、很受欢迎 。



在铁路轨枕间有不少长条形的水泥预制块 , 镶嵌在轨枕之间 , 上书420、440、460、480不等的字样 , 猜想是轨枕的距离标识 , 也可能是加固之用 , 不得而知 。
每过桥梁 , 铁路上就会增加一段加强轨;转弯较急的路段 , 似乎多了一段工字钢轨;用于固定铁轨的定轨器 , 有很多不同的形式......对于我们来说 , 铁路线上的知识点还真是不少 , 通过行走 , 我们希望获得更多的认知 。



?丰村大花桥 , 是滇越铁路上留存的原装桥梁之一 。
过了K119 , 我们就看到一座很显眼的大桥了 。 远远望去 , 桥的上方有一方形钢结构的支撑 , 很有特色 , 据说因为这个造型有些像中国人常见的花轿 , 因而人们将它叫做大花桥 , 我们一路走来 , 在宜良狗街见过一座大花桥 , ?丰村这一座桥是遇见的第二座大花桥 , 据说是百年前的原装桥 。
这是40号桥 , 里程点为K119+117 , 桥长106.4米 , 用于加强桥身的“轿厢”用厚实粗大的工字钢连接而成 , 单面形成五个三角形 , 图案简洁、厚实牢固 , 横跨在南盘江之上、镶嵌于峻峭山岭之中 , 就算经过了百余年的风雨洗礼 , 它仍然是一个很亮眼的存在 。



说到?丰村、?丰站 , 很多人会与楚雄联系起来 , 不少人甚至质疑我们写错了名字 。 没错 , 此?丰非彼?丰也 , 在米轨铁路宜良段 , 确确实实有一个叫做?丰村的地方 , 因为这个原因 , 米轨线上有了一个“?丰村”车站 。
南盘江过?丰村这一段是由西向东的流向 , 村子位于江的南岸 , 按说应该属于华宁的地界 , 可标识上又说明它是宜良竹山镇的属地 , 而位于华宁矣则村的小学校命名为“?丰小学”......区划的问题把我们弄糊涂了 , 我们在南盘江两岸穿行 , 在宜良、华宁间走动 , 行程卡上很自然地留下了昆明、玉溪的印记 。



徒步百年滇越铁路第八站的第一天 , 我们从徐家渡站走到了竹山镇 , 走米轨铁路、赏南盘江边秀丽的风光 , 美矣 。



相关阅读:
徒步百年滇越铁路之五:狗街站到宜良站 , 烈日炎炎走米轨、叶子花开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