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99年前诗人叶圣陶说:“秋天来了 , 记忆就轻轻提示道 , ‘凄凄切切的秋虫又要响起来了 。 ’”
但他心如槁木 , 在上海听不见秋声!
不是因为街上轮震石响 , 人声吵闹 , 而是阶前无绿草 , 窗外无蝴蝶 , “井底似的庭院 , 铅色的水门汀地 , 秋虫早已避去惟恐不速了” 。
不容留秋虫的城市 , 也不容留秋和心怀诗意的人 。
他想念苏州吴县老家 , 几片零落的嫩暖阳光照亮山野 , 置身期间 , 秋虫仿佛经过乐师训练 , 高高低低 , 叫叫歇歇 , 起伏于耳 , 宛如绝唱 。
确乎!不同于大城市秋的淡漠无味如嚼蜡 , 小城之秋充满生气 , 有“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浩荡 , 天空也高得仿佛可以飞翔 。
与凉风拥抱能感到松快 , 对着红叶许愿 , 一脚就能踩进浓浓的秋天 。
如诗人感慨:“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 ”
请不要温顺地走过秋天 。
去小城吧 , 见识秋的深、秋的浓、秋的无边无际 。
额尔古纳 , 大兴安岭脚下的一个小城 , 开车只需几分钟就能出了城区 。
一条河却分隔了中俄 , 不起眼的水泥界石碑“中国1993”上 , 伫立着的白桦林 , 能让人感受到秋色的浩荡 。
白桦林是额尔古纳的市树 , 随地遍植 , 三河回族乡的7000公顷的纯生白桦林 , 秋天一来 , 脸皮更是薄得很 。
作家迟子建说:“只要秋风多说了它几句 , 它就会沉下脸 , 抬腿就走 。 ”
于是当第一棵白桦林变黄开始 , 剩下的一棵棵、一排排紧接而来 , 等到灰白的笔直腰杆上都挂上金黄的叶子 , 整片白桦林闪闪发光 。
片片黄叶也毫不逊色 , 不是飘而是洒一样地落地 , 又继续跳着舞被风一卷而去 , 唯独摩挲出来的秋声 , 在额尔古纳上不绝于耳 。
这是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所不能拥有的秋色 。
风来了一阵又一阵都未能把树叶染黄 , 即使卷起落叶也宛如被扼住了脖子 , 只能在原地打个转就偃旗息鼓 , 没有了“无边落木萧萧下”的旷朗 。
相比大城被禁锢的秋色 , 小城的秋又急又冲动 , 不仅使人感受到秋的极致 , 还像倪贻德所言的:
“大家受了大自然的引诱 , 都不知不觉地为它伟大的力量所慑伏了 。 ”
于是额尔古纳的远山、草原、湿地 , 高大的树 , 低矮的草 , 摇摆的水草都一一变黄、变红 , 并沿着河水 , 顺流而下 , 从北到南 , 日渐缤纷 。
秋天就要感受到这种伟大 , 不仅是天地 , 人的心胸才能被冲得宽阔 。
秋阳最美的地方在江西婺源的篁岭 , 不是因为有多猛烈 , 也不是因为地有多广呈现出它的光芒万丈 , 而是足够的温暖 , 让粮食丰收 , 晒出幸福 。
当秋阳在山岭露面 , 将老屋唤醒 , 把古树晒红的的时候 , 就可以一层一层沿着梯云爬上去 。
你会路过一户户人家 , 他们的屋顶上都毫不例外地如同画家的调色盘一样 , 五彩斑斓 。
一个个圆簸箕上 , 有的晒红辣椒 , 婆婆拿着刀子切开 , 迸着籽儿铺满整盘;
菊花黄得金 , 一朵朵码得齐齐整整 , 如同一个个小太阳挨在一起;
白菊也净 , 映照得明亮;
玉米被揭开青衣 , 吊坠似的一串串晾挂 , 茄子也散发着油亮的紫 , 还有玉米、稻谷、南瓜、芝麻......
【路人甲|秋天,一定要去一座小城】
在秋阳的努力下 , 满村满落都发散着成熟的味道 , 有的甜 , 有的香 , 以及空气一点点辣 , 他们把这叫晒秋 。
源于篁岭在山之上 , 几乎没有平地 , 人们在采收之后便只能在屋顶的架子上晾晒 。
在《秋收的一天》里 , 丁玲说:“种了粮食的山头 , 是只有大胆的画家才能创造出的杰作 。 ”
篁岭的秋正是如此 , 不以豪迈的秋色取胜 , 也不以旖旎的秋情动人 , 仅以成熟让生活于此的人们感到欢喜 , 也让与土地相去甚远的人们感到踏实 。
推荐阅读
- 路人甲|淄博这个地方出圈了!被誉为空中草原,自驾到山顶露营,观星看月
- 路人甲|如果青藏高原突然变成平原了,会发生什么事情?
- 路人甲|袅袅秋风起 最美人间秋
- 路人甲|苏州、杭州、南京,这三座城市,比旅游谁会略胜一筹呢?
- 路人甲|重庆一家11口找溶洞去避暑,9人失联!
- 路人甲|彭州山洪的父亲获救了!有游客是报团去的龙漕沟,旅游社要担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