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场浩劫1907年一个风沙漫的日子 ,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古道上走着一个异样打扮的人 。 他的装束同他的身影显得有点不相称 , 高耸的鼻子 , 突出的额骨 , 毡帽下边露出了一缕黄发 , 一对浅碧色的眼球子不时露出不安的神色 。 他急匆匆地赶路 , 周围的景色似乎没有什么能引起他的注意 。
几天之后 , 在鸣沙山下的敦煌莫高窟里 , 这个人同一个姓王的道士见了面 , 他们经过了一番密谈 , 看来事情进行得还算顺当 , 双方的脸上都露出了喜色 。
一群骆驼夹杂着毛驴的队伍沿着这条故道走回来了 。 牲口的背上驮着密密捆绑着的箱子 , 走在最前头的就是那个外国人 。 他是谁?这一驮驮的箱子里是些什么东西?
第一个问号现在可以明确的回答 , 他就是英国以盗窃我国珍贵文物而出了名的斯坦因 。 这第二个问号至今还回答不清楚 , 因为他到底从我国西北地区的文物宝库中盗走了多少珍藏品?这些珍贵文物的内容又是什么?虽然现在看到一个目录清单 , 但其中内容至今尚没有能全部了解 。 只知道据当时人估计 , 盗走的文物有几百箱约九千种以上 。
这无数还未能弄清楚的被窃文物中有一件是本文的内容所要说的 。 就是原藏于敦煌莫高窟中的唐代星图卷子 。 该卷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 斯坦因编号MS3326 。
这幅唐代抄绘的星图 , 内容相当丰富 , 文字部份采取了《礼记》和《汉书》中的材料 。 图形部分按古代十二次的顺序 , 从十二月份开始 , 连续分绘成沿赤道上下的十二幅星图 , 最后是紫微垣图 。 图上绘有1367颗星 。 这星图 , 从各方面来判断 , 大致是七世纪初的钞本 , 它的星座组织无疑地当是依据陈卓汇总的甘、石、巫咸三家星 。 所以这是世界上现存星图中最古老的一份是我国古代星图的代表作之一 。
从这幅星图中 , 可以看到我国从战国时代起 , 经过汉张衡、晋陈卓、刘宋钱乐之及北周入隋的庾季才到唐代 , 有着绘制我国传统星图的悠久历史 。
三、古图新姿在我国古星图的发展过程中 , 横图的出现是一件革命性的事件 。 上述被窃的敦煌卷子星图是横图和圆图的结合形式 。 而横图的出现是在隋代 。 《隋书?经藉志》载“《天文横图》一卷 , 高文洪撰” , 这是首次有关横图的记载 。 至于圆图的出现则是更早的事 。
汉代以前曾流行一种盖天之说 , 盖天说论者把所见的全天星星画在一张圆形图上 , 称为盖图 , 这就是圆形全天星图的鼻祖 。 这种圆形星图有一个根本性的缺点 , 就是赤道以南越接近圈的星在图上的位置失真越大 。
人们为了改正这种毛病 , 创造了横图 。 横图出现之后 , 赤道带附近的星被投影在长方形的图上 , 比图准确 , 但是又产生另一个缺点 , 就是天球的概念被冲淡了 , 人们拿到的是一张长方形的星图 , 而星空是像个球一样包围着人们 , 明显的矛盾促使人们另想办法 。
几百年的时间过去了 , 既要描述球形天球上的星星 , 又只能绘在平面的图上 , 平面和球体的矛盾想什么办法才能完满的表现出来呢?前人的办法有值得吸取的优点:圆形盖天式星图的极方位投影可以给人以天球的概念 , 分段描绘的矩形式星图可以较好地表达赤道附近的天区 , 这两种优点的结合岂不是两全其美吗?
于是 , 新的办法终于被人们想到了 , 北宋元祐八年(1095年)苏颂在制作水运仪象台时撰写了《新仪象法要》一书 , 其中有两套新的星图 , 表现出两种新的形式:其一以北极为心 , 北极附近恒显圈内的星画成一幅圆图 , 赤道南北的星画成横图二幅 , 这样就完整地表达了全天星空;同时还画了另一套星图二幅 , 以赤道为界 , 分别以南北极为心画出圆图 , 两半个天球表现在二幅圆图上 。 这可算是一个新创造 。 而且 , 南极附近恒隐圈之内的星在北宋首都开封看不到 , 图上是一圈空白 , 留待以后去填补 , 这也是完全正确的 。
【“卧看牵牛织女星”:古人是怎样绘制星图的?】
四、黄裳献图1913年在法国首都巴黎出版了两卷本《东亚随笔》 。 这本专门介绍中国知识的书向西方世界转达了许多东方的古代文明 。 作者在书中写了一节“1193年中国一个皇子的教育” , 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了我国古代的一份《天文图》 , 这份图就是树立于苏州文庙的石刻天文图 。
这是一块高达2米多的大型石碑 , 上部刻着圆形天文图 , 下部刻有两千多字的说明文字 。 天文图上刻有1434颗星 , 是古代圆形盖图的式样 。 北天极在图的中央 , 以它为圆心共有三个同心圆 , 第一个圆代表北纬三十五度地方的恒显圈 , 这个纬度大致和北宋的首都开封府相当 , 第二个圆代表天赤道 , 最外一个圆是该地的恒隐圈界线 , 圈外的星就看不到了 。
推荐阅读
- 受到关注!印度火星探测器确认失联,或于近期结束使命
- 中国空间站最新:梦天实验舱已加注推进剂!美卫星数据:完成变轨
- 只要你看见了宇宙,就什么也不会怕了
- 看太阳去!“夸父一号”成功发射
- 至今无解的“象雄大藏经”,竟记录着史前神族高科技?或非地球智慧
- 黑洞偏振照片细节升级,能否靠它解开黑洞喷流之谜?
- 从物种起源到宇宙星空
- 哈勃升空30多年,拍摄100万次后,证明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
- “科学是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一切现象规律原因的归纳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