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铜钱外流,成为周边国家通用货币,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 四 )



为何宋钱如此受到欢迎呢?
其根本原因在于宋钱的材料价值超过了其面额价值 。 宋朝掌握了优质铜矿的开采权 , 民间不得私自开采铜矿 , 使得民间铜器价格相对较高 。
宋朝的商品经济发达 , 对于货币需求量大大增加 , 所以宋朝朝廷增大了铜钱的发行量 , 市场上出现了如此多的铜钱 , 这为铜钱外流创造了条件 。 在一段时期内 , 宋朝的货币发行量是超过实际需求量的 , 又使得宋朝货币在境内的购买力下降 。 而铜在辽、西夏等国境内是稀缺物品 , 因此在这些地方的价格也是高的 , 铜钱可以融化为铜 , 制作铜器 , 中间就存在了利润差 。
当时在市场上 , 铜钱和铜器的利益差在多少呢?史书中有记载销钱为铜 , 其利润空间在500%——1000%!


张方平《论钱禁铜法》载:“销熔十钱 , 得精铜一两 , 造作器物 , 获利五倍“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铜禁既开 , 销钱以为器者 , 利至于十倍“
章如愚《群书考索》载:“民以钱十文将铜一两 , 铸为铜皿 , 可得百五十文 。 民既轻于犯法矣 , 而士大夫之爱奇者计收蓄 , 罗列几席 , 以为玩好 , 乞严杯销之禁 。
这样 , 大家就可以理解 , 为什么宋朝国内也存在大量销钱窖蓄现象 。 也就好理解 , 为什么金人敢以20%的“短陌”吸纳宋钱了 , 其中的利润空间是在是太大了 。

在初期的销钱为器之后 , 这些邻近国家逐渐开始建立货币体系 , 一些国家也尝试铸币 。 但是宋钱的合金比例一直维持在:铜60-68% , 铅20-29% , 锡6-10% , 币值非常稳定 , 在交易过程中 , 大家还是愿意接受宋钱 。
由于宋钱质量好、实际价值高 , 在辽金等地的购买力就强 , 一贯铜钱在金朝的购买力是在南宋的数倍 , 在海外诸国也是如此 , 所以有条件的宋朝人不顾朝廷禁令 , 纷纷携带铜钱偷偷跟海外商人交易 。

绍兴三十年 , 右正言王淮说“对境例用短钱 , 南客以一缗过淮(到金国) , 则为数缗之用 。 ”
高丽、日本、东南亚诸国中 , 铜矿也是稀缺资源 , 铜器价格很高 , 宋朝铜钱的购买力在这些国家也有十倍的差额 。 海外诸国的物品“凡值一百贯文者 , 止可十贯文得之 , 凡值千贯文者 , 止可百贯文得之 。 ”

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各国纷纷前来和宋朝交易 。 以前的交易是前来换取本国稀缺的货物 , 像是丝绸、茶叶、陶瓷等商品 , 现在的目的就是为了换取铜钱 , 把本国的商品换成铜钱之后 , 直接运回本国 。 表面上中国人拿铜钱买了很多在国内买不到的物品 , 实质上却造成了宋朝国内铜资源的流失 。

宋钱流失的影响1、宋钱价值高、信用好 , 使各国同宋朝交易有利可图 , 使各国纷纷前来和宋朝贸易 , 客观上促进了地区间贸易往来 。 不仅仅是宋朝和周边国家的联系增强 , 宋钱在周边国家间可以通用 , 西夏与金之间的贸易往来也用宋钱 , 发挥了国际货币的作用 。
2、宋钱外流之前 , 各国国内的交易多是采用以物易物的形式 , 布匹和大米、牛羊等物充当一般等价物 , 非常不便 。 在宋钱流入之后 , 这些地区依靠宋钱的流通 , 初步建立了自己的货币体系 , 宋钱甚至成为了这些国家的主要货币 , 刺激了东亚地区货币经济的发展 。

3、购买力差价也使宋朝的老百姓 , 尤其是边境和沿海地区的老百姓可以购买到质美价廉的外国物品 。
4、宋钱向国外流失 , 加上国内销钱为器 , 巨商大贾、豪强大家窖藏铜钱不出 , 造成宋朝一直处于“钱荒”的状态 。 宋朝虽然多次制定法律阻止铜钱外流 , 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 有谁能抵抗1000%的利润诱惑呢?在边境地区实施铁钱制度 ,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铜钱外流起了一定作用 , 但是作用终究有限 , 还造成了国内钱币制度的混乱 。

5、拿铜钱买东西时是很痛快的 , 但是铜矿始终是有限的 , 北宋末年 , 就出现了铸币材料不足的情况 , 于是宋朝实行了严格的铜禁:禁止私人采炼铜矿;禁止私自制造铜器;禁止携铜出境;大规模收缴铜器 。

《长编纪事本末》:“宣和元年正月乙卯 , “天下僧尼己改宫观 , 其铜钹、铜像塔等 , ……限十日送纳 , 不得隐匿毁弃 , 类聚厅重 , 具数闻奏 。 ”
但是 , 越是收缴这些铜器 , 老百姓手里越没有铜器使用 , 于是只好再熔炼铜钱私做铜器 , 钱慌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

推荐阅读